秋日里的江城大學風景獨好。
楓葉變成了動人的紅色,銀杏葉變成了沁人心脾的金黃。
這是江城最美好的季節。
男男女女們借著秋日的高陽在校園的樹林中散步、游園。
蕭銘漫步在校園的小路里,是不是會看到一對對男女們從樹林中慌張地鉆出來。
男生們神色鎮定,還哼哼了兩聲表示自己很正常。
而女生們則是面色羞紅,要么整理著衣領要么,那么不斷用手擦拭著嘴唇,躲在男生后面根本不敢看蕭銘。
在這樣優美的自然環境里,男女生們是一起鉆小樹林了,這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們鉆高粱地玉米地有異曲同工之處。
倒不是說男女生們一定要發生什么難以啟齒的事,是學校外面KF實在太貴了,能夠在樹林里親親小嘴拉拉小手還是挺不錯的。
蕭銘就像一只大棒,驚擾著一對對的鴛鴦。
“走錯地方了。”蕭銘無奈地搖搖頭,他是想在校園里找個安靜的地方,理一理量子實驗室的思路,哪兒知道現在就沒有安靜的地方。
安靜的地方都被小情侶們占領了。
和蕭銘插肩而過的一對男女還小聲嘀咕道:“單生狗還鉆什么樹林,真是變態!”
蕭銘唯有苦笑。
量子芯片的研發中,最重要的就是將糾纏的量子分別放入不同的碳化硅晶體色心中,并且要控制量子對的糾纏,這就是最大的技術難點。
蕭銘有詳細的實驗步驟和方式,需要制造實驗設備,需要實驗人員。
此時問題也來了。
量子糾纏和放入色心,讓這些量子進行數據的表達和計算,這種技術理解起來要難一點。
蕭銘需要的不僅僅是操作層面上的人才,而是需要物理、計算機復合型人才。
蕭銘有技術,但是你得讓別人理解你的技術,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門檻。
如果沒有在量子物理學家界蹦跶幾年,很難理解潘沙星球的量子技術制造方式。
幾個月前,蕭銘在江城大學理學院物理實驗室建立了量子實驗團隊,并且也招募了一些人。
招募的實驗人員大部分是江城大學物理專業的研究生,目前看來這些研究生并不能很好的勝任這邊的工作。
蕭銘需要熟手,最好是有在量子實驗室工作過的熟手。
他將目標對準了夏國科學院以及各大高校的量子物理學教授們,這些人將能夠勝任蕭銘的實驗工作。
但是有個問題,這些教授們早就活成了人精,在他們所在的學校和研究室也算是領導級別的人物。
到底用什么方式才能讓這些教授們放棄現有的待遇和地位投奔盤古科技?
金錢?榮譽還是什么?
又怎么讓這些教授們在這里安心工作,專心實驗?
這些問題都必須想辦法解決。
盤古科技園區還在建設中,優先建設的量子實驗室已經竣工,實驗室周圍的基礎配套設施——道路、水電氣網絡等官網也建設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