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錢怡在車上看著沿路的風光,一首《江陵愁望寄子安》脫口而出。
這不僅是錢怡此時心中的情緒,也是很多夏國人心中的情緒。
盛世長安已經在淹沒在歷史塵埃之中,這里的故景卻不是夏國。
“聯合國環境大會選在這里一點錯都沒有啊,環境優美。你看路邊的那些房屋,少說也有上百年了吧,沒有隨著時間的流失而顯得破舊,反而越老越有味道。”
錢怡在車上享受著美麗的時光。
司機兼安保大哥忽然冒出一句,說道:“要是在夏國,這些破屋子早就拆了,留著這些破屋子做什么,咱們修高樓,建廣場、購物中心,這才夠味兒!夏國城里的房子要是能夠有70年歷史不被拆就很不錯了!”
蕭銘和錢怡啞然失笑,司機話粗理不粗,在夏國很多城市的確是這個理。
“別長吁短嘆了,要回望古都,回國帶你去橫店。”蕭銘安慰道。
“切!那里可沒有底蘊。”
其實一個想法埋在蕭銘的心中很久了,這一次來京都參加聯合國環境大會,蕭銘這種意愿更加強力。
他對錢怡說道:“我想打造一座偉大的城市,一座科技、環境為一體的現代都市!”
“江城?”錢怡脫口而出。
“江城!”蕭銘肯定的回答道。
格蘭比亞大酒店,本次環保會議主會場也是參會賓客下榻的地方。
由于是學術性會議,除了全球70多個國家的官員以外,來這里的大部分是環境規劃學的專家和學者,也有不少非官方環境保護組織成員。
蕭銘得知自己房間對面就是米國環保局的官員們,這段時間米國相當任性,退出了巴黎協議和一些列的環境保護組織,這次他們來參會不知道會怎樣表態。
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情況下,米國優先是發展經濟,環保肯定靠邊站。
蕭銘剛剛下車準備進入酒店,在這里守候的記者就撲了過來,用各種語言提問者。
“蕭先生這次來東洋是否會和東洋合作,推廣自己的污水處理技術?”
“米國五家科技公司剛剛達成協議,準備在市場和技術上制約盤古科技,蕭先生這次親自來參會不擔心般若芯片和盤古系統在市場上的表現嗎?”
“蕭先生這一次是否會在東洋推廣自己般若芯片和盤古系統?雖然盤古系統的用戶數量有上億人,但大部分用戶都在夏國。”米國記者的這個問題相當尖銳,“盤古科技并沒有真正走向國際,這一次打算將系統和芯片推廣到東洋嗎?”
蕭銘的安保除了自己從過來帶來的三人以外,大部分由會議主辦方負責。
三人緊貼著蕭銘不讓記者們接近,主辦方的安保則排成人墻阻擋涌過來的記者。
關西地區的東洋人身材本來就比較矮小,主檔人高馬大的西方記者還是有點吃力。
安保小哥默默吐槽道:“怎么采訪蕭銘的記者比采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署長的人還要多?”
從蕭銘身邊經過,其他國家的參會人員們則是冷冷看了蕭銘一眼,一個并不出眾的會議因為出現了蕭銘也變得成全球性重磅新聞,大家的想法還是比較多的。
蕭銘面露微笑,看著這名米國記者,說道:“我能聽懂你的問題并不是因為我的英語有多好,而是我佩戴了譯狗的即時翻譯系統,好產品你也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