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是236章)
中村還是比較誠懇,希望能夠達成這次合作。
蕭銘卻若有所思的說道:“盤古科技可以將般若芯片東洋地區的代理去授予貴公司,不知道我們是否能夠獲得貴公司三元電池的技術支持?”
蕭銘的提問一針見血,中村卡在那里。
隨后,中村干笑了幾聲說道:“蕭先生說笑了,盤古科技的產業并不涉及新能源電池行業。不過既然是合作,那么大家都有的談。松下可以將鋰電池在大夏國區的代理權交給盤古科技,這也是互惠互利。”
蕭銘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的確是松下的最大誠意,雙方的交換從紙面上來看是對等的,分別交換各自核心產業在對方國家的代理經營權。
松下不會將自己的核心技術全部告訴盤古科技,同時盤古科技也不會將自己芯片的核心技術告訴松下,一個道理。
不過從試探中,蕭銘明確了新能源電池在松下集團的重要性。
蕭銘對化學能電池沒有多少興趣,感興趣的是打開東洋的市場。
經過半天的詳細會談之后,雙方簽訂合作協議。
協議第一條:松下將成為東洋第一家采購般若芯片和盤古操作系統的企業。
前面還有米國的禁令在那里,作為米國的盟友,松下是否能夠順利引進般若芯片還是個問號。
但是盟友歸盟友,盟友也是建立在利益的前提之下。東洋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盤古科技打開東洋市場這件事有戲。
協議第二條:在松下成功引進般若芯片之后,松下將作為般若芯片在東洋的優先代理商,可以使用和銷售般若芯片。
協議第三條:盤古科技獲得松下在羊城一家NCM811電池工廠的所有權,這家電池工廠是特斯拉的供貨商。
蕭銘要這個工廠不是為了制造電池賣給特斯拉賺錢,而是需要整套化學電池的原材料采購、生產、銷售鏈條,這是為了給未來的微核電池研發布局。
盤古科技要想將微核電池推向市場,那么就必須先要跨進電池行業這個領域。
第四條,也是蕭銘最看重的一條,就是加強雙方基層科技人員的溝和交流。
盤古科技將參考松下的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建立自己人才培養體系。
蕭銘手中是有不少先進的科技,但是需要人去實現。
舉個簡單的例子,要是你一加一都不會算,那就算你得到了航空母艦的設計圖也無能為力。
科技的產品的落地僅僅依靠蕭銘一個人可不行,需要更多的基礎性人才,培養自己的人才是盤古科技必須解決的問題。
“祝我們合作愉快!”
“期待你的好消息。”
蕭銘和中村握手后馬不停蹄前往下一站,豐田和索尼。
比起松下的熱情好客,豐田就要冷淡許多。
豐田,全球第一大車企,2018年營收3000億米刀,利潤約280億米刀,他和盤古科技的產業并無交集,對盤古科技的產品也沒有需求,豐臺還對盤古科技充滿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