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欣榮用手指比劃著,是在不知道多大。毫米級別的柱體,在人們的生活中的確很少見。
黃欣榮身邊的李亞飛從鼻子里掏出一塊黏黏的鼻屎,捏呀捏的然后展示給黃欣榮看,說道:“喏,就這么大。非常小了,如果不注意,穿在兜里都會弄掉的。”
“就像這樣。”李亞飛食指一彈,鼻屎飛了出去。
到底飛到哪里了,有沒有碰到別人的后腦勺,這個大家就不知道了。
黃欣榮聽著李亞飛的描述,只覺得一陣惡心,還有人把鼻屎當做模型的。
“李亞飛,你怎么這么惡心呢?”黃欣榮說道:“這么惡心的人居然是我的同學。”
李亞飛學著專家的語氣,“在探尋科學的道路上,惡心一點又算什么。”
黃欣榮趕緊閉嘴,不要在和這個人說話。
正在看直播的網友們也開始分析微核電池到底多小?
底面積19.625平方毫米,也即是直徑為5毫米的圓,高度為3mm,這比兩個一角硬幣疊加的厚度要薄一點點,但是面積就小太多了。
就是這么一點點小的東西,就讓就是微核電池。
“難以置信!”
“這東西用在手機上可以保證手機三年不充電?”
“如果將幾千個電池組合在一起是否可以驅動電動車運行?”
各大直播平臺上,網友們的留言已經刷屏了,而這時發布會才剛開始。
徐利民繼續公布微核電池的重量,“整個電池的重量為3g。”
這下坐在VIP席上的歐洲物理學會代表們坐不住了,這時在挑戰人類物理技術的極限!
3g的微核電池小到個穿戴設備,大到電動車,能夠應用的領域太廣泛了,但是這樣的微核電池的能夠提供多少的穩定電壓,提供多少的電流,這才是衡量電池性能的標準。
康斯坦斯和同僚們已經無法再遵守會場紀律,他們相互談論著電池的真實性。
“現在斷定一切都還過早了,我希望盤古科技能夠將電池展示給大家看。”學會的成員們說道。
“第二個優點是能量大,第三個優點是使用時間長。”
徐利民似乎故意買賣關子,沒有在繼續介紹電池的性能而是開始講解電池的組成部分。
他說道:“當我想大家清楚的描述電池的結構以后,大家就會對電池的性能有更加直觀的了解。”
大屏幕上出現了透明無瑕的C14晶體結構,完美的結構就是像一顆鉆石。
徐利民說道:“這是微核電池一切能量的基礎——C14晶體,我們甚至可以直接將其稱作為鉆石,這是這顆鉆石除了美麗以外,還有會輻射,它會源源不斷的拋射出貝塔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