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物理學實驗室并不是單純的某個特定的實驗室,而知一個半官方性科研機構,實驗在歐洲的分布很廣,其中核能實驗室位于法國西部。
康斯坦斯在夏國時就打電話召集了自己的團隊在法國集合,結束了短暫的夏國之旅回到歐洲后,康斯坦斯沒有返回倫敦的家中而是前往法國的核物理實驗室。
在該實驗室內還有十多年前塵封的產品——C14微核電池實驗用品、。
如今,實驗用品早就扔到了低層的廢舊倉庫,布滿了蜘蛛網。康斯坦斯回想起來,這些舊物對自己,對整個歐洲的物理學界真是莫大的諷刺。
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顯然已經知道了夏國那邊的消息,每個人都是臉色沉重。
核物理實驗室除了承擔常規的實驗任務以外,還有一個終極目標就是微核能源的使用,希望找出辦法將微核能源應用在民用領域。
這么多年,研究人員一直在防輻射領域上想辦法,沒有想到盤古科技已經核材料的能效上取得成效。
康斯坦斯沒有任何廢話,直接讓自己的團隊成員將自己的蘋果手機拆開,將其中的微核電池取了出來。
確定沒有任何輻射的危險之后,康斯坦斯將C14微核電池拿在手上把玩,分量很輕卻蘊藏巨大的能量。
隨后,實驗室使用了很多手段從外觀上探究微核電池的結構,沒有任何的效果。
原理康斯坦斯都懂,他也知道C14晶體外面包裹的是折疊后的碳化硅晶體,但是做起來真的很難,特別是碳化硅中的色心以及折疊方式。
在康斯坦斯的實驗室,團隊唯一能夠完成的就是將包裹在微核電池外面的一層防輻射金屬鍍膜除去。
但是除去之后呢?毫無辦法。
透明的碳化硅和其中光彩奪目的碳14晶體蘊含著強大的能量,康斯坦斯像是著魔一般不顧微弱的輻射拿起了真正的微核電池。
必須要將其打開才能夠確定其中的關鍵技術。
“打開。”康斯坦斯說道。
“可是……可是教授先生,電池看著非常脆弱。”
康斯坦斯已經下定決心了,說道:“打開,小心一點。”
碳化硅的材料并不是特別堅硬,在微核物理實驗室有的是辦法將其打開。
但當康斯坦斯想起蕭銘忠告,千萬別打開微核電池這句話時,為時已晚。
微核電池是被打開了,但是是粉碎性的打開,康斯坦斯得到的不過是直徑為毫米級別的碎片而已。
這些碎片對研究毫無意義。
康斯塔斯不由得后悔,他手中只有一塊微核電池,最想看的例如色心、碳化硅折疊、C14晶體結構、連接方式等等都沒有看清,現在好了,什么都看不到了。
“該死!”康斯坦斯重重的拍了下桌子,為自己魯莽的行為后悔。
康斯坦斯說道:“我們現在成立微核電池小組,詳細研究盤古科技微核電池的論文,詳細研究盤古科技微核電池發布會的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