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依舊全屏顯示畫滿,而在遭受到折疊的部位沒有出現花屏、黑線等情況。
徐利民又將揉成一團的片狀設備展開,用手掌隔著桌面將設備撫平,設備沒有出現任何的折疊痕跡。
徐利民說道:“別說做可穿戴設備,這玩意兒要是能夠進入市場,做電視機、手機、電腦等的顯示屏,都是跨時代的產品。”
徐利民繼續開展自己的破壞工作,它將茶杯里的茶水一點不剩的倒在設備上,設備依舊顯示完美。
蕭銘忍不住吐槽道:“徐教授,你知道龍井多少錢一斤嗎?”
徐利民說道:“一千六,這是我送你的。也只有這么貴的茶葉才配得上我們的石墨烯柔性屏。”
在實驗室久了,徐利民也學會調侃了。
大屏幕上出現石墨烯柔性屏的相應數據,蕭銘看了后點點頭。徐利民是按照自己的技術標準開發的產品。
石墨烯柔性屏相當輕薄,不會過多的占有可穿戴設備的總重量。
此外,石墨烯導電后激發的高分子發光點色彩趨近于自然光,長期佩戴不會對視力產生嚴重的影響。
最后,也是該設備技術含量最高的地方。
虛擬現實!
蕭銘要求該設備有兩種現實模式,一種是以現實環境為基礎的AR模式。
即設備的操作界面和文字信息等和現實融為一體,類似于用戶看到的是操作界面投影在現實的場景之中。
傳統可穿戴設備是通過攝像頭將周圍的環境拍攝后以數據畫面的形式展示在顯示器上,然后再在該畫面上做操作界面的疊加,做到以假亂真。
這樣做有兩個弊端,一個是用戶感覺自己看到的是現實場景,其實是攝像頭拍攝現場場景在屏幕上的顯示,長此以往會引起視覺疲勞;第二個是攝像頭拍攝的畫面有延遲不說,還有受到設備流暢程度的影響。用戶在是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會感受到現實場景居然會卡頓,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盤古科技的設計則不是這樣,蕭銘要求顯示屏為透明狀態,需要屏幕顯示數據時,除了讓攝像頭和芯片配合時刻計算現實物體的3D尺寸以外,還要求顯示器以點裝顯示、線裝現實、片裝顯示代替全面顯示。
說的簡單點,這種顯示出了操作界面是屏幕的虛擬疊加以外,現實環境都是肉眼看到的而不是屏幕顯示的。
這樣用戶看到的現實畫面是真實的現實畫面,而不是通過攝像頭傳輸到顯示屏的拍攝畫面,系統的操作界面、文字等信息則是按照部分顯示的原則疊加顯示在現實畫面之上。
蕭銘的第二個要求是完全VR視野,要求用戶在玩游戲或者看電影的時候,徹底屏蔽外界畫面,以身臨其境的方式進入游戲和電影之中,也就要求柔性屏能夠伸縮自如全面覆蓋用戶的視野。
徐利民的柔性屏性能達到了蕭銘的要求,那么剩下的就是在可穿戴設備的實際使用了。
“小初。”蕭銘喊道。
“主人,我在。”小初出現在顯示屏上。
“設計圖做好了嗎?”
小初愉快地回答道:“當然,設計圖早就做好了,一直在等待石墨烯柔性屏。”
蕭銘說道:“那么,我們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