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不是嗎?”蕭銘兌換科技后來到廚房幫忙,看一只已經被宰后剃毛的公雞說道。
“你去休息,來廚房做什么。”郭燕制止了蕭銘,“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怎么變得怎么唉聲嘆氣的,不殺害你吃什么?喝西北方?”
“嗯,管飽。”蕭銘貧嘴道。
雖然生活已經變好,但是以前的生活習慣并沒有改變,郭燕還是喜歡已經在紙廠的生活方式,總覺得用大魚大肉才能夠好好的款待勞累了一天的兒子。
“嘿嘿,媽,你去休息。今天我上廚,也讓你們嘗嘗蕭大廚的手藝。”
度假是短暫的,在家里住了兩天后,蕭銘返回般若村。
不是蕭銘工作很忙,而是進入十一月之后,江城的天氣變得陰冷,兩位老人要去度假。
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如果天天在空調或者暖氣房間里呆著,對身體也不好。
蕭建強和郭燕兩人就像候鳥一般,早就準備前往南海省過冬,要不是蕭銘回來休息,兩人購買前天的機票都走了。
“這一次別給我寄什么海產了。”蕭銘提醒道:“胃疼。”
十一月的般若村卻別是一番風味。
原本就生長在這里的銀杏葉黃了,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一片黃金飄飄然的落下,就像是金黃色的薄紗籠罩在般若村的房檐上,地面上,河水里。
過了秋天,在漫長的冬季之后,這些葉子就會零落成泥碾作塵,為來年的春來發幾枝做著準備。
四季是輪回的,但是有些事情不能輪回。
猶如畢業,
六月之后,高思綺算是徹底畢業了。
因為盤古科技在《細胞》雜志上發表關于基因表達調控的論文有高思綺的名字,所以在畢業之前,高思綺就接到過包括斯坦福大學再來諸多國際名校的博士邀請。
此外,夏國的江城大學、水木大學、夏國科學院等也對高思綺拋出橄欖枝,希望高思綺能夠進一步深造,能夠在基因表達調控的研究上更上一層樓。
雖然論文上,排第一個的是蕭銘,但是哲學學校的專家學者們可不會天真的認為蕭銘是實際研究者,高思綺絕對才是掌握這么科技的核心人才。
高思綺的反應就是不讀了,讀膩了。
“念書不是為了拿文憑,而是為了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里更加深入的研究。現在擁有這個平臺不是學校,而是盤古科技生命科學實驗室,既然是這樣我為什么還要念書?”
所以高思綺婉拒了所有學校全額獎學金的邀請,全身心的投入實驗室的工作。
蕭銘得到這個答案后,清咳一聲,說道:“你這樣說,我本人有些尷尬。”
高思綺嗤了一聲說道:“還有一年半,看吧,到時候江城大學還得留著你念研究生呢。”
蕭銘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