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可以將該項技術應用于生育領域。”蕭銘也有自己的考慮:“為無法生育的夫妻雙方提供擁有后代的可能,地點就放在南安非開普敦地區,對夏國的用戶開通綠色通道。”
“真的!”高思綺一下就激動了。
“真的。”蕭銘給出了確定的答案,“人有23對染色體,忽略交叉互換,學過排列組合可以知道,不同的精原細胞可以形成的不同的精子數量為2的23次方,即8388608個,卵細胞同樣如此,也是8388608個,這8388608要相互碰撞之后才會有下一代,所以雙方的下一代有很多種可能,這也是兄弟姐妹雖然樣子相像但是并不完全一樣的原因。”
“我們可以在南安非的醫院率先采用人工方式幫助無法生育的夫妻在實驗室培養下一代,我們的方式是采集他們的體細胞,剝離染色體和基因,進行人工染色體減數分裂,然后隨機配對。
我們要盡量順從自然的發展,如果是缺陷性基因我們要對其干涉治療,如果基因沒有缺陷,那么我們就讓其自然發展。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為了保證用戶的下一代健康,而不是人為的塑造基因。當然,我們可以讓用戶選擇性別。”
“基因配對成功以后,我們就將胚胎放入實驗室的培養容器中讓其自然發育,到40周左右才讓其走出玻璃器皿,然后交給用戶。”
蕭銘對高思綺說道:“我們的技術不是讓世界倫理的一團糟,而是在幫助更多的人。”
這一點高思綺深有感觸,就以盤古科技集團為例,高思綺知道很多員工在婚后,怎么樣都沒有辦法擁有自己的孩子。
有些青年員工是懷孕了,但是在孕期就掉了,有的是怎么都沒有辦法懷上。
這對這些原因,盤古科技醫療中心也做了實驗分析,發現這和這一代女性從小到大的生習慣和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例如食品,不少女性員工希望在外面吃大排檔、吃燒烤、串串、火鍋,喜歡晚上吃夜宵喝酒,這些對生育是肯定有影響的。
例如環境,夏國的經濟在飛速增長,人們的收入正在持續增加。但是正在享受到經濟活力的同事,我們的環境在過去三十年遭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空氣、飲水、食物污染等等,這些污染進入體內以后,對生育的影響非常嚴重。
最后就是生活習慣,過去的夏國婦女干農活,身體素質非常好,生娃一年一個,三四個不算少,五六個也算多,蕭銘的父母輩兄弟姐妹都有三人。現在的青年女性每天都坐在電腦前,平時不散步不晨跑,最大的鍛煉就是逛街,身體素質也決定了你是擁有下一代非常困難。
高思綺了解到的盤古科技園區就有員工為了要孩子在各大醫院做試管嬰兒,花錢不說,人的身體和心理承受的壓力非常大。
而且試管嬰兒也有嚴重的缺陷,無法避免基因缺陷。
自然生育,每一個小蝌蚪都是殺過千軍萬馬才抱得美人歸,是相對健康和完美的。
而試管嬰兒,小蝌蚪是人工挑選的,沒有經過自然選擇自然淘汰,缺陷率也很高。
不少有缺陷的試管嬰兒進入女性的肚子以后也會因為發育不好自動死亡,還有順利出生的也伴隨著各種先天疾病。
除了上述例子,還有大部分因為自身原因根本沒有生育能力的。
蕭銘今天的決定,絕對是救人于水火之中。
高思綺對蕭銘說道:“我得替千萬女孩子謝謝這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