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貓雖然不懂道安在對話中領悟到什么,卻知道自己一定是歪打正著對他產生了觸動。
她由此童心大起,想起當日在紅連天城聽到那兩位尊者的瘋言瘋語,張口便問:
“老和尚,你可知道,什么叫做有?什么叫做無?什么叫世間,世間哪有有?世間哪有無?”
道安眸中大驚,這問題,正是梵學的至高之問。有無之義,是他一直無法參破的謎題啊!
他眼中剛剛凝起的佛性光芒逐漸消散,此刻,他看一切都是黯然。
這里只有凋零的禪院,死氣沉沉的花朵,狹小無波的水池……還有自己這個在人世浮波中參悟了六十年,卻終未能脫離因果的可憐之人。
他松松地垂下雙肩,老皺的雙眼竟然滲出一縷晶瑩:“姑娘,貧僧未能參透!”
啊,原來這種神奇的問題,連老和尚都無法回答。
陳小貓聳聳肩,覺得無趣得緊。
她見道安頹廢得竟然如同一只風中快要燃盡的蠟燭,心生一絲憐憫,道:“那就不要去想了,老和尚隨意點。”
她笑著看了看道安,覺得他眉間那顆光亮的痦子很有趣,便伸出小手,輕輕一彈……
道安猛然伸手捂住自己眉心,晦暗的意識卻忽然照進一束佛光。
這痦子!
自幼時起,他曾因這顆痦子屢次遭人嘲笑。他羞澀,他在意,卻終究除不去那道眉間明顯的印記。
后來,他幾經努力,終于成為一代大德,從此再也無人敢以此取笑于他,以至于他一度忘記了自己眉間那個礙眼的東西。
直到這少女在他眉心輕輕一彈,他才再次記起它的存在:
這痦子
有與無,重要嗎?
世間的實與虛重要嗎?
求與不求,不過都是執念而已。所謂的梵意,只在有無隨意而已啊!
道安默默望向天空,那高天之上白云悠悠,映照著世間萬物的悲、喜、嗔、怒,遙遠又脆弱,恰如輕輕一觸便化為虛無的鏡花水月。
他又閉了眼,瞬間了悟人間億萬之劫,他無喜無悲,無嗔無怒,卻又與萬物同悲、同喜、同嗔、同怒。
一縷平靜喜樂,在他眉間浮現。
道安,頓悟了。
陳小貓見道安獨自出神,便三兩步跳回四郎身邊:“我們走吧。”
四郎的目光卻停留在道安身上,似乎看出了什么變化。
片刻后,道安從冥思中醒來,雙膝著地,對陳小貓五體投地一拜,緩緩道:“多謝。”
陳小貓被道安的行為震驚得退了兩步,一臉疑惑地望向四郎。
四郎隱隱約約猜到發生了什么,問:“禪師,現在可否告知尊師的下落?”
道安不言,伸出一只手指指向遙遠山中。
四郎向道安說了聲謝謝,便與陳小貓、云三娘向那山中走去。
才走出道林寺數十步,三人聽得寺內禪鐘大作。
有執禮僧高喊:“道安禪師圓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