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張家帶頭,平日和張家關系好的,也紛紛效仿張家的做法,將家中的鐵制品和銅制品送到沈府。
鐵匠鋪一下子忙了起來。
沈秋每天下午都會帶這個幾個漢子,跟鐵匠一起打鐵,爭取盡快做出更多的武器。
他學了幾天,就差不多學會該如何打鐵了,因為耐力和力氣都比其他人大,掌握了技巧之后,打出來的鐵刀甚至比鐵匠做的還要堅硬鋒利。
漢子們終于人手一把刀了。
沈秋卻并未讓鐵匠鋪停止繼續做鐵刀和匕首,反而讓他們每天都做,做得愈多,獲得的糧食就越多。
鐵匠們每日都干勁兒十足。
甚至有些人看上了做鐵匠的鐵飯碗,也要跟鐵匠一起學習打鐵。
沈秋對此很是支持。
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
十一月,天氣驟然降溫。
昨日還是酷暑,今日便寒冷刺骨。
鋪天蓋地的雪,下了整整一夜。
整條街道都被冰雪覆蓋。
難民棚傳來哀慟的哭聲,還有驚慌失措的嘈雜之聲。
沈秋并未因為寒冷而賴床,一大早就起來,在府門口等了好一會兒,卻不見漢子們來門口集合。
他往難民所走去。
眾人看到他來,才如見到了主心骨。
“沈老板,誰也沒料到昨日還那么熱,晚上卻忽然下起了大雪,昨天夜里已經凍死了七個人了!”
“死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兒。”
“那個孩子才半歲,就這么死了太可惜了。”
“好冷啊!我快堅持不住了!”
沈秋走到死者家屬身邊,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無聲地安慰了一會兒。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沈府已經在為你們準備棉衣,三日后就可以穿上溫暖的棉衣了!”
“現在漢子們繼續跟我一起晨練。”
“會針線活兒的女子,可去沈府一起做棉衣。”
“難民所住的人太多。若是因死人而引發病患,很可能整個鎮上的人都會因此染病,所以死者的尸身要盡快掩埋。”
他有條不紊地把所有事情安排好,便一如既往地帶著漢子們晨練。
此時不是哀傷的時候。
想要在天災和**并存的亂世下活著,只能不停地讓自己變強,懦弱之人只能默默無聞地死在無人問津的角落里。
下午的時候,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往桃李鎮而來。
守在哨樓的人被嚇了一跳,立馬吹響號角,點燃煙火,通知鎮上所有人,有人一大群人往桃李鎮來了。
老人、女人和孩子們一哄躲進難民所。
男人們則拿起武器,緊張兮兮地跟在沈老板身后。
他們雖然已經訓練很久了。
但心底一直抱著僥幸的心理,只希望永遠不要有匪寇來桃李鎮。
真正面臨廝殺的時候,每個人的心底都涌起一股膽怯之意。
沈秋走在最前面,上了哨樓往外看。
正巧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