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顧勒勉強笑了笑,輕嘆了口氣,這才道出原委,原是今兒上書房的徐大人邀了禮部的白瑞白大人來講些個雜談給阿哥們開闊視野了。
白大人知之甚廣,不僅會好幾門洋人話,連天文算術也十分了得,白大人當堂問了諸阿哥好些算術題,偏大家都能算出來,就他五阿哥什么都不會,著實再一眾兄弟們跟前兒丟了臉,他景顧勒何曾這般不如人過,一上午著實憋屈壞了,這會子還琢磨著白大人給出的題呢。
“白大人說雞狗同籠,頭有三十個,腳有八十八個,問里頭有幾只狗幾只雞,有幾個哥哥算出來了,唯兒子覺得這題不對,狗是吃雞的,哪兒能將他們放在一起,再者也沒有那么大的籠不是,結果這話一說,一屋子盡笑兒子愚笨。”
四爺倒也被這問題問得一懵,心下也不知該怎的算,想來只能一只雞一只狗的枚舉著,這般才能數出來。
“咱們景顧勒才不愚笨呢,便是不說你,阿瑪也不會這個,你若真想算出來,一會兒用完膳了咱們再一塊兒好好算算,把八十八只腳呢,還兩種動物,確實不容易數的。”
年甜恬原想笑話景顧勒呢,誰道四爺竟也不會,便直不客氣的將爺倆兒竟笑話了,不過是些個雞兔同籠的問題,哪里用得著那么復雜,年甜恬大手一揮,一會兒用完膳了她務必給爺倆上上小課!
爺倆在數學方面的無知倒也給年甜恬提了個醒兒,算術、數學乃是科技發展的根本,西方的兩次工業革命俱是建立在這種數學思維的進步上,雖說四爺已然打算放開通商,并叫人籌備出使列國以謀求發展之事。
可再怎么吸收外國技術,最根本的還是本國的創新和發展,且看大清,讀書人俱是死磕在文字上的,難得有些數學思維的人也盡做些個小本生意或是給人當賬房,全然沒有過這方便的探索和創新。
如此重文輕理之下,對發展是絕對沒有好處的,需得盡快培養出一批“先進人士”,如此才不將進步與希冀俱寄托在外界,如此日益發展,與人民的內需形成良好循環,這才是一條正確的路子。
不然四爺再怎么開放通商也是枉然,也逃脫不得晚清之悲慘經歷。
且想到中華崛起前的苛痛,年甜恬這一頓可是沒用舒坦,雖是自知她許是沒那么大的能力去改變著一切,可總是要試一試的,總是要盡自己的一份力的,如此才能有以后的可能。
用完午膳,年甜恬也不耽擱,直接叫人備好筆墨紙硯,當著爺倆的面兒列了個二元一次方程式子,稍經演算便知道雞有十六只狗有十四只了,如此快的方法直叫景顧勒驚異連連。
“額娘真厲害,便是白大人也沒額娘算的這樣快呢!只是額娘你寫的我怎的看不懂,著些都是什么,像是小蛇似的卷卷的,白大人是。”
年甜恬擺擺手滿不在意:“這算得了什么,你教給你,你自也能很快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