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甜恬哪兒知道店家這般有心的,還年年給她送燈來,她可是一次都沒收到過。
想想許是門房背地里扔了,年甜恬當即心下微惱,可再一想,這事兒倒也怨不得門房,這王府哪兒能叫人隨意送進來東西的,怕不是侍衛以為是卑賤之人來套近乎的,收下便背地給扔了,連個信兒也不傳來。
怕傷了人心,年甜恬只管笑著朝人點頭:“收到了的,我盡收到了,你做的燈不僅我喜歡,阿哥也喜歡著,這不是今年沒收到便特特尋過來朝你討了嘛。”
且一聽這話,店家抹了把眼睛,直拿了他這攤子上最華麗的一個,是個寶塔型的,上頭還掛了好些磨得光亮的小米珠和小貝殼之類的小玩意兒。
“小人這攤子上沒什么太好的,著實配不上姑奶奶您和阿哥的身份,唯這個還算貴重些,您務必收下了,等來年小人還給您留些好的。”
年甜恬哪兒肯收,人家一年到頭除了種地,旁的也不剩幾天能做生意了,便全指著這幾個好的賣好價錢了,年甜恬哪兒能再要人貴重的去,忙笑著給人舉了舉手上的花燈。
“不必不必,我手上的燈可夠多的了,只往常的這個八角美人燈就很好,今兒路過便是來瞧瞧你這兒可安穩,買燈倒是次要了,大家伙兒近年生意可還好,外頭打仗呢,這一宵禁起來難免影響生意了些。”
那店家也不勉強,只笑著同年家姑奶奶閑話些個,心說姑奶奶過真不同了,以往為成親時只顧著日日開心,眼下做了娘娘,卻是開始關注些個民生民意的了,真真是個賢德的。
“回姑奶奶話,甭管什么時候這生意都是難做的,今年雖是打仗,可情況卻是難得好些,全賴萬歲爺管得好呢,京中京郊的治安都比前些年好,先前洋人進京,他們看什么什么稀奇,倒是叫街坊們沒少賺的。”
“年前且不知從哪兒傳來的,說是咱們大清要大開海運了,到時候賺銀子的機會多的是,便是過去當力夫都比京中的價高,托姑奶奶的富,這些年小人倒也攢了些小錢,溫飽足夠了,只是家里孩子多,這嫁娶之事也不想委屈的孩子們,這一來而去的便略有些勉強。”
“雖不知消息真假,可小人還是想南下碰碰運氣,便是不成,家里也還有一畝三分地、還有小人這手藝在,倒也不怕餓著了。”
做生意的素來精明有耳目通明,既是這消息并不敢確認,便也趁著機會問問年家姑奶奶也使得,滿京上下誰人不知年家姑奶奶受萬歲爺獨寵,定然多多少少知道些什么呢。
這事兒不等年甜恬答呢,四爺倒是笑著答了去,心下也對人敏銳有幾分賞識,百姓富裕了,大清自然也富裕了,四爺并不介意將這消息先一步透出去,這銀子叫百姓賺了總比叫下頭貴族和鄉紳賺的好。
“這事兒自然是真的,不過得等到冰雪開花之后朝廷才有了準信兒,眼下便準備著是再好不過了,若你真想賺大錢,亦能舍得家里不怕辛苦,可直奔福建關口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