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當即也不再猶豫,只有擺了約莫兩三刻鐘的攤,也不顧得將東西買完,直收攤同街坊們告辭回了家,這就準備帶著家里幾個小子去福建呢!
四爺和年甜恬哪知這人這般迅速,這會子慢慢悠悠的逛著,二人還感慨著呢,且說尋常百姓都有著爭著改善生活的心,可見開放通商是勢在必行的,屆時以海邊帶動中原大地,繼而大清上下民生都必為之一振。
當然,朝廷也必是要掌握好一個度,免得人人都向往大海彼岸,出現“出海熱”,那種地的人也必然減少,勢必會影響糧食種植。
糧食乃一國之根基,要想叫部分百姓安心種地,也必定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的地位和收入,士農工商齊齊發展齊頭并進才是。
今兒明明是出來松快的,誰道兩個人說著說著又說到政務上去了,而后意識到了,兩個人都忍不住笑笑彼此,真真是勞碌命,竟是連玩都不能痛痛快快的玩呢。
二人還沒說笑完,且聽前頭忽然一陣喧鬧,二人不約而同的抬頭去瞧,且見牽頭不遠處火花竟濺三丈高,綻放那一剎那猶如流星群落,十分壯觀。
四爺和年甜恬還從沒見過這般把戲,少不得細細一問旁邊兒的百姓,這才知竟是打鐵花,雖是漂亮,以往卻有傷人的例子,便不許著打鐵花的藝人進京表演,今年卻是不同,萬歲爺寬和,特意叫人劃了一片熱鬧地兒,為叫百姓高高興興過節,眼下著一圈兒還有將士們把守,百姓們在圈外看便是了,一來能盡情觀賞,二來還不會有受傷事件發生,人人都贊萬歲爺開明賢德呢!
四爺一聽倒也意外,他自己險些都不記得什么時候下過這令了,到底還是經了蘇培盛提醒,這才隱隱的有些印象。
“這還是初夏的時候您和娘娘說笑時決定的呢,娘娘說起來中秋看煙花的事兒了,年年京中都得出好些踩踏的事兒,今年可是元年,若好端端過節還要出了這些事兒難免不吉利,若是能叫人在京中劃幾處專門觀賞的地方就好了,方便不方便的不論,總歸是勝在安全。”
“而后您也直覺得娘娘說得有禮,便交予京兆尹和九門提督隆科多大人督辦此事了,誰道中秋出了那事兒京里沒能熱鬧起來,眼下卻是用上了,既是不會傷了人,今年便也叫賣藝的多進來了好幾班,這般一來著實比往年熱鬧好些。”
四爺聽罷直笑,心說百信可贊揚錯人了,合該贊揚小格格才是,他眼下能在民間得了這么些聲望可真真是托了小格格的福了。
眼下便也正證明小格格先前所言,百姓其實關心政事國事的并不多,百姓要求的也很少,無非便是安居樂業罷了,他們關注的是身邊小事,能看到的也是身邊兒的細微點滴,爺只要能叫百姓覺得眼下的日子過得幸福,百姓自然而然的便愛戴君主了。
年甜恬看鐵花四濺、陣陣驚呼,四爺卻是微微轉頭去看年甜恬,看映在人桃花面上的亮光,看人含著星辰宇宙似的眼眸,許是微醺作祟,直叫四爺莫名覺得,去做小格格眼中一小顆明亮的星亦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