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在孩子們都大了,也不至于受不得舟車勞頓,啟明和瑤光在車上睡了一路,一下車倒是清醒了,當即便搖搖晃晃的要各處走,看見什么新奇的都要過去。
偏他們還走不太穩當呢,且得叫身邊兒的奴此們托著些以免摔倒了,說來依著規矩,宮里是不求孩子們那么早便會走路的,有些孩子們甚至都快三歲了還得叫人抱著,有些喂飯更是得喂到四歲去,六歲還不斷奶呢。
年甜恬卻是不許的,自小都叫他們自立著,自他們十個月以后能扶著東西自個兒站起來了,他們若是摔倒年甜恬便叫他們自個兒起,吃輔食也只管自個兒拿著勺吃去,如此鍛煉著,眼下雖才一歲零一個多月,可瞧著都比同齡的要成熟些,話也明白得多些。
且著急見皇瑪瑪呢,年甜恬沒叫兩個小孩兒亂跑,派景顧勒這個當大哥的給他們講講規矩,他們便也不再執意看什么新鮮的了,且挨著個兒的念叨著烏庫瑪瑪。
萬歲爺和皇貴妃娘娘回來了,宮中豈能不知,雖不至于叫人怎得迎,可好歹也不能冷落主子們,去的路上倒是沒什么不尋常,可四爺和年甜恬一行到了慈寧宮卻是覺出幾分不對來。
慈寧宮也忒冷清了些。
且都要過年了,這慈寧宮廊檐下的燈籠竟還是去年的,對聯兒也并非四爺前幾日特地給皇瑪瑪寫的,院子兩旁的盆花也疏于打理,且被這冷雪一凍竟是有些瀕死之態,整個人慈寧宮都透著蕭索意味。
如此景象之下,奴才也少了許多,以往院子外頭得一左一右候著兩個,正殿外頭亦得候著些小二等奴才,可今兒院子里是一個人都沒的,隱隱的還有些藥味兒。
四爺和年甜恬心頭漸沉,只覺不妙,顧不得跟著的孩子們了,且趕緊的直奔正殿,推開門繞了屏風一瞧,屋里竟只有太皇太后近身伺候的兩個老奴,且圍在榻旁正一勺一勺給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喂湯藥呢!
再看太皇太后,竟面色蠟黃浮腫,雙眼緊閉,想來是昏迷已久了,屋里都透著股子污濁氣。
“到底是怎得一回事!朕明明前日還派了人回宮來給皇瑪瑪送福字,那時皇瑪瑪還沒事呢!太皇太后出事為何不著人來報?你們到底按的什么心思!”
四爺惱怒非常,偏顧及著皇瑪瑪呢,他也不敢高聲,只得忙叫蘇培盛喚太醫來,另派人押了伺候太皇太后的兩個老奴,且厲聲質問著。
然那兩個老奴竟不反抗亦不替自己辯解,只是兀自流淚說著這一段時日來的事兒。
“太皇太后娘娘她自入秋開始身子便不成了,且叫太醫看過一回,喝了一個月的湯藥娘娘她便不愿意再用了,只言知道自個兒的情況,著實是時日無多了,這最后一段子路便想輕輕松松的走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