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這二年先是去了戶部歷練,今年年初又轉去內務府,旁的不敢說收獲了什么,至少跟著諸位大人們學得幾分周全辦事的法子,日日協調各方也是門學問、、、、、、、”
三阿哥細細答了,說話間也沒少提及景顧勒在刑部和順天府的功勞,言語間滿是感慨推崇,一副十足的寬厚兄長樣兒。
四爺滿意的點了點頭,總歸孩子們都還算不得大,剛開始辦差這二年也沒盼著人能做出些什么,不犯錯已然很是不錯了,眼下能有些收獲更是好。
關于辦差的事兒四爺也不多問,只管細細關切了孩子們去,抱完了啟明和瑤光,四爺忙有關切了福惠和福沛去。
孩子們眼下也四五歲了,正是活潑好玩的時候,許是什么人養出什么孩子,兩個孩子雖是雙生子,可性情卻是全然不同的。
懋妃是個偏柔軟文弱的,福惠便也如此,行動之間盡是柔婉之態,便是再怎么想同皇阿瑪和皇額娘親近也依著規矩,斷不莽撞一點兒。
福沛卻是活潑的得多,小姑娘話也稠些,那性子是實打實的隨了恭妃了。
歡歡喜喜的說著話,時辰過得倒也快,午間小宴很快便再御花園擺好,眼下正值五月里,天光正暖、溫風徐徐,蚊蟲也不多,擺膳正是合適得緊。
四爺攜年甜恬同孩子們去了御花園,怡親王一家子和后宮眾人早已到了的,且見萬歲爺同皇貴妃娘娘來了,忙起身拜了去。
四爺掃視一圈兒,見諸位都好,他便也放心了的,只管請人平身,在坐的都不是外人,便也不必太拘著規矩了。
眾人男女分席而坐,中間隔一道絹紗質的繡百鳥來朝的十二折屏風,一邊以四爺為首,一邊以年甜恬為首。
剛開始難免拘謹,待酒過三巡之后,大家伙兒話匣子著實打開不少,懋妃、恭妃、唐貴人等挨著個兒的給年甜恬敬酒,女眷席上用給雖都是度數低的果酒之類的,可架不住年甜恬連用了三四盞,便也有些面紅微醺了。
“本宮同萬歲爺這一別兩年,勞煩在坐的諸位妹妹們幫本宮悉心照料阿哥和公主們,且都不必問孩子們過得可好,只瞧他們那胖乎乎的小臉兒,便知道這二年是一點兒委屈都沒受過的。”
“本宮敬妹妹們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