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比賽吟詩繡花,塞方給出了一首極富意境的詩句,看誰能夠在規定的時間之內,用繡花技巧將這幅詩的意境最巧妙的表達出來,便勝出。
第二場比賽雙手繡花,左右兩只手,相互配合,共同運作。
第三場臨時應變,每個人的手上都拿到了一幅被毀掉了的次品,誰能夠用最完美的解決方案重新救活這一幅繡花,就算做勝出。
姜瑗本來就極其的精通此類,所以毫不費力的便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不過,孟太后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注意到了姜瑗的存在,在最終做出評判的時候,說道,“姜小姐現在應該好好的在督公府待著,怎么會有時間跑到這里來胡鬧呢?”
姜瑗早知道對方在這里等著,自己也一點都不感覺到意外,只是淡定自若的應對道,“聽說江南繡坊繡技出眾,知道正在舉辦比賽,所以就過來湊湊熱鬧。
我記得此次比賽對任何人都開放,并沒有規定誰不能夠參加,民女不明白孟太后為何覺得我應該在督公府好好的呆著,難道這意思是說我不能夠來參加今日的比賽嗎?”
姜瑗的一番話說得怔怔有詞,倒是讓位高權重的孟太后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孟太后倒是也沒有想到,自己今天竟然會這么快就栽到姜瑗的手上,出師不利。
不過既然已經杠上,總不能夠讓對方就這么輕易的離開,“雖說你繡技過人,不過繡花講究的是個心意相通,你這些作品實在是算不上什么,所以……”
姜瑗自然明白對方的意思,還沒有等到對方將話說完,便立馬接著說道。
“所謂心意相通,不過就是能夠滿足所需者的需求而已,美女瞧著孟太后身上的這件披風,倒是格外凸顯這一點!”
孟太后聽到對方這番話,下意識的朝自己身上的披風看了一眼,這披風是當著姜瑤送給自己的那件,現在被姜瑗提起他,倒是想要聽一聽對方有何見解,“說來聽聽!”
姜瑗要向對方微微的拱手行禮,隨后便義正言辭的說道。
“這件披風現在京城之中滿大街都是,幾乎可以說是人手一件,如果不是孟太后與天下百姓心意相通,又怎么可能會在這樣重要的場合穿上如此接地氣的披風呢?”
孟太后一聽這番話,氣的只有腮幫子,不過現象是什么場合,一把便將身上的披風給扯了下來,扔到了地上,“放肆,在本公的面前你也敢這么說話?”
姜瑗絲毫沒有被對方的這方法給威脅到,只是一副不理解的樣子,滿臉疑惑的問道,“和天下百姓心意相通,便有體恤百姓的心思,怎么在孟太后的耳朵里面聽去,變成了放肆了呢?”
都到了這種時候,對方竟然還在自己的面前裝傻充愣,孟太后這會兒已經氣的抓狂,可是姜瑗的說辭實在是乖張至極,又實在是拿對方沒有辦法。
正巧,顧清瑤不知道什么時候竄上前來,將那件披風撿起,滿臉驚訝,“看來孟太和與名女孩有幾分緣分,民女家中也正好有一件一模一樣的披風!”
只見孟太后,再聽到這番話了之后,臉上一陣青一陣紫。
姜瑗也不禁為顧清瑤這個傻蛋摸了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