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這位盧輝呀,運氣是真的不好。
貞觀時期,唐太宗下令修《氏族志》,編修者初稿將“山東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在首位,唐大宗聽到后大怒,心想我李家坐江山,但卻排在崔氏之后!
于是令編修者重新排名,最終將李氏及外戚長孫氏排在前兩位,崔氏改為第三位。雖然改了《氏族志》,令唐太宗心氣稍順,但這個排名在朝堂和民間都沒有產生實質性的作用。
不僅如此,唐太宗對世家大族的傲慢也頗為不解。試想,尊貴如皇族,李氏在民間的聲望仍不如崔、盧、鄭等世家大族,并且這些氏族由于要保持其血統純正,所以只傲慢地進行五姓之間的內部通婚,并且以與除五姓之外的形式通婚為恥。
從北魏以來,世家大族內部通婚早已形成傳統,諸如: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以及范陽盧氏世代為婚姻;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世代為婚姻;范陽盧氏與滎陽鄭氏以及隴西李氏世代婚姻。至貞觀時期,這種風氣愈加嚴重。名門望族不僅蔑視諸姓,就連皇權也不放在眼里。
你說李世民氣不氣,人家可是天可汗,你卻還在自己的家族中玩自己的小九九,這是怎么可以的。
所以當時的李世民也是強力的回擊了,那個時候的唐朝,科舉制度還不是很完善,所以呀...全部都靠舉薦來任命朝廷的官員。
也是因為舉薦,所以拉大了世家門閥和平民百姓之間的距離。
盧輝是范陽盧氏的人,所以他是關隴集團的...也就是五姓七望中的一員,可是因為五姓七望得罪了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在一段時間之中,直接將關隴集團舉薦上來的人,都給退了回去。
李世民的底氣來自于除了關隴集團,李世民手中還掌握著實力不俗戴德山東集團。
唐朝初年,與關隴集團唱對角戲正是新立出生的山東集團。
山東多豪杰義士,這是舉世公認的,不管是太行山以東的地區,還是如今的山東省,皆是如此概況。山東集團的初體前身是“文學館”。大唐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置,以羅致四方文士、收聘賢才、天下太平為目的而設置,《資治通鑒·唐紀》專門詳細記載其中成員。
文學館學士共有十八位,最有名的有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等,有相當數目的凌煙閣功臣在里面。
據史料記載,李世民統一天下和治理天下過程中的主要力量,除開李靖、虞世南、宇文士及、蘇世長、蘇勖十四位外,其余全是山東集團的,例如秦叔寶、尉遲敬德、張公謹、張良、李勣、房玄齡等,是他們支撐起山東集團能與昔日控制著隋朝的關隴集團抗衡。
有了山東集團的支撐,李世民就不在乎關隴集團...就這樣盧輝的人生就直接被李世民給掐滅了。
后來李世民順利實行和普及科舉制,立足于山東集團勢大的基礎上擺脫門閥觀念深厚、不愿科舉希望壟斷做官途徑的關隴貴族影響,讓寒門士子和將軍有出頭之地。
武則天繼承了李世民的路子,更好的普及了科舉制度,直接讓盧輝再也沒有了當官造福一方的夢想,所以盧輝對皇室是十分抵觸的。
這次盧輝為了不讓薛崇訓娶到自己的侄孫女,那是下了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