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別人這么急吼吼的闖進來,李隆基早就一刀結果對方了,不過,高力士那就算了。
高力士,潘州人,本姓馮名元一,長壽二年(693年)因嶺南流人謀反案年幼被閹割。與同類金剛二人于圣歷元年被嶺南討擊使李千里進奉入宮,武則天嘉賞其聰慧機敏,年幼儀美,讓他在身邊供奉,后因小過,被鞭打趕出。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高延福出自武三思家,高力士于是往來于武三思第宅。一年后,武則天復召其入宮,隸屬司宮臺,官府供給糧食。高力士身長六尺五寸,天性謹慎細密,擅傳詔令,授官宮闈丞。
“怎么了...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李隆基微微露出了不滿的神色。
“大王...大事不好,老奴剛剛得到消息,捷王李安騎兵造反了,而且已經攻占了青州...現在正攻打魏州...!”
“什么...?”終于李隆基有些驚慌了起來:“你說什么...李安起兵造反了?”
“是的大王,而且不但是造反了,更重要的是,李安的叛軍不到半天就打進了青州,很快就要攻打魏州,如果魏州再陷落,后面就是汴州,再后面就是我們的洛陽...!
捷安軍實在是太強了,大王,你必須要拿主意,現在我們是要攻還是要如何。”
“攻...如何攻...誰敢去攻李安的捷家軍,那可是以一人之力直接打敗了四國的人...。”李隆基的眉頭也是皺了起來。
這次他不做皇帝,只要太子之位,也就是因為忌憚李安,因為李安的武力實在是太強了,但是李安卻對自己的父王百依百順。
李隆基想著先做太子,讓自己的父王成為皇帝,隨后再用太子之尊慢慢的消弭掉李安的武力。
但是李隆基做夢也沒有想到,李安居然扯旗造反了。
“大王...我們現在到底該怎么辦?”高力士看著李隆基問道。
“迎戰...我去召集人手,出兵十萬,力戰李安...!”
李隆基想來想去,只有這么一個辦法,所以李隆基很快就將朝中的武將都召集了起來,其中這些武將中以李多祚最有威望。
李隆基就直接對李多祚問道:“李將軍...此時叛王李安來勢洶洶,你和叛王曾經一起出戰過,所以你應該了解叛王的軍隊。
本王準備派你攜軍五萬,攻打叛王,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大王...五萬太少了..!”李多祚微微一個躬身:“李安的軍隊多為遠程攻擊,并且威力巨大,所以五萬人對李安的三萬人,一點勝算都沒有。
末將認為,想要一次性壓制李安,最少十萬...!”
“本王如果給你十萬,你確定你能壓制李安?”李隆基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要說這位李隆基是真的賊,他明明已經想好了出兵十萬。
可是現在他又只給別人五萬,讓別人自己要。
這個時候,李多祚微微躬身:“一定可以...!”
“軍中無戲言...李將軍可愿意立軍令狀...!”李隆基大喜的問道,只要李多祚愿意立軍令狀,那李隆基才會真正的放心。
這就是李隆基陰險的地方,也是李隆基小心的表現。
最后李多祚立下了軍令狀,表示不勝不回,這讓李隆基是大喜過望,想也沒有想到直接將十萬軍權交到了李多祚的手中。
怎么說呢...還是太年輕了,李隆基對于李安太懼怕了,而且李安捷家軍的威名也是十分的響亮,所以由于這些,李隆基慌了神,這一慌神不要緊,他直接失去了計算的能力,。
十萬的軍隊就這么被李多祚給帶走了,可是你也不想想,李多祚這個人和李安的交情在哪里。
李隆基自以為李多祚的家人在洛陽就可以高枕無憂,但是這洛陽之中勢力橫行,又不是只有你一個勢力,想過要從洛陽中偷幾個人出來還是事情嗎。
除非你將李多祚的家人都給接到自己的家中看管起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對不起,人很可能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