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王朝每年最為重要的時刻:
一是元日大典,慶賀新年。
二是殿試,需要考生層層考上來。
通過殿試成為一名“公務員”,可得天子青眼。
三是拜道大典,在年尾,歷朝天子都需要在飛檐觀內,引領滿朝群臣拜道。
最后就是擇女禮,簡單來說就是為天子選美人。
這四場典禮也是大靖高層最為忙碌的時候。
八月初五,大朝殿試,其重要程度無異于現代的高考。
是為靖帝擇選人才的關鍵。
從五月初開始,趕考舉子就會開始陸續進京。
但由于今年風聲很緊,四處亂局初現,邊境連連告急。
就連每年七月的擇女禮都停了,視色如命的正安帝居然都不選美人了。
堪稱是大靖歷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殿試的規模不降反升。
越是現在這種時候,國家就越需要人才,越需要“進賬”。
依照禮制。
在朝試之前的七月下旬,會由禮部官員包下整個醉吟樓,舉辦一場大文宴。
所有入京的趕考舉子都有資格參加。
所有的朝廷官員也同樣有資格參加。
尤其是殿試的幾位主考官。
亦或者是大靖王朝的宿儒名儒。
大多都會選擇參加這場大文宴。
一來是可以見一見那些才子,試一試才。
二來就是收取賄賂。
向舉子們收取賄賂。
這是一條沒有明言的規則,叫做“賣官”。
你只要能拿出足夠的銀子賄賂考官,就能給你功名,就能給你官位。
甚至有些即便功名足夠也無法擔任的官位,也能買的下來。
大文宴表面上是一場見面會,試金石。
但實際上試金只在其次。
大文宴,更像是正安帝通過賣出某些無關緊要的官位,來充實國庫的一種手段。
這種賣官之風,由來已久。
前朝年間先帝荒淫無道,賣官鬻爵都成了傳統了。
官位明碼標價。
所以引起國內掀起一股“南朝軍”起義之師,天下云集響應。
后來平叛南朝起義之師,南朝軍兵敗梨江。
在梨江南岸建立南朝,與大靖勢同水火。
在后來先帝崩,正安帝年幼繼位。
朝中又有皇叔靖東王大權獨攬,權傾朝野。
當時的年號都不是正安,而是靖東。
足以想象當時的靖東王,已經狂妄到了什么地步。
挾天子以令諸侯。
正安帝寄人籬下,只能委曲求全。
表面上聽從皇叔,暗地里在幾位老臣的扶持之下,臥薪嘗膽積蓄力量。
隨著正安帝一點點長大,靖東王越發的覺得無法控制這位靖帝。
他同樣也在東境蓄勢,招兵買馬,屯草積糧。
最終爆發了轟轟烈烈,浩浩蕩蕩的靖東王之亂。
靖東王為了奪取大靖江山,甚至不惜聯合外邦。
與元晉王朝組成聯軍,兵進中原。
幾經輾轉,險象環生。
這場戰斗僵持了整整十九年。
在這期間。
葉司丞橫空出世,以絕世之才,輔佐正安帝。
正安帝最終攜手葉司丞,擺平了靖東王之亂。
將靖東王斬首于帝宮南門之外,改年號為正安。
這也是為什么葉司丞而今還不到四十歲,就能坐上正一品帝政司司丞位置的重要原因。
那時候,朝中一度出現“正安帝除卻葉司丞以外,誰都不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