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俗稱的三教一城。
三教對于靈妖的看法各不相同。
其中看法最為尖銳的,無疑是佛家。
自古以來。
靈妖一直是被佛教驅逐的對象。
佛教視之如孽畜,抱著“普度眾生”的心思,但凡見到,無不以求普(sha)度(zhi)而后快。
而道家則心懷“道法自然”,“萬物有靈”之心。
愿意和靈妖共存。
玄門則極大程度上都處在隱世之中,不去參與人世間所謂的任何爭端,看起來完全置身事外。
道教堅持:靈妖這個種族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必要。
所以和佛教在某種程度上就產生了分歧,而這種分歧在長達百年乃至千年的演變之中愈演愈烈。
道佛之爭形同水火,因為靈妖問題,爭論個不休。
而由此引發了其他多種問題的爭端,爆發了來自于思想分歧的全面爭端。
這場道佛爭端,鬧得不可謂不兇。
終于,在四百前迎來了最徹底的大爆發。
爆發的根由來自于一個人。
那時候,一位記入靈妖一族歷史的人類偉人,誕生了。
后世稱他為“妖仙”,本名叫王丕,后世稱之為王子圣。
王子圣是道家奇才,三十歲身登第五步,邁過道師天塹。
四十九歲突破棋師,繼任當代北固山道教吞黃派掌教。
也是道教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掌教。
他接任掌教的后半生,都致力于“與靈妖和平相處”這件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王子圣六十歲的時候。
在世人面前,揭露了一樁佛家跨越千年的巨大騙局。
……
騙局內容是:
佛教中人其實也知道,靈妖很無辜。
靈妖也是靠著辛辛苦苦修行,逆天行事,修煉出的妖力,化作的人形。
也是知道如果靈妖與人類和平處之,人類能夠從中獲得的收益要比與靈妖為敵多得多。
但佛教之所以在世人面前,掩蓋了這個事實。
反而頂著“替天行道”“斬妖衛道”的頭銜,去斬妖。
其實是因為。
佛家人會以一種特殊手段,將靈妖體內的力量剝離開來,化作自身的修為。
他們毀了靈妖來成就自己,卻自詡偉光正。
……
得知真相的世人立刻罵聲一片,群起而攻之。
爆發了江湖萬人怒。
佛教立時遭到群起攻之,但凡佛教之人現世,便得誅之。
最終七國合力將佛家徹底驅逐出七國之地,驅逐到了“無人問津之地”。
有一部野史上記載。
在王子圣暮年時期,和身邊的親傳弟子說過。
他做錯了,他之前所謂的揭露騙局,其實是故意朝著佛家潑的臟水。
佛家并沒有那么的不堪。
諸如此類的話語。
不過這種說法,并沒有被廣泛流傳,道家吞黃派也從來不承認有這個事情。
所以。
這就導致后來四百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