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秋棋也承認。
畢竟一直以來他就是玩戰術、制定策略的。
但是他和秋冷可以稱得上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經歷過前世現代社會新思維、邏輯思維教育的秋棋的頭腦能夠很輕易的想到很多這個時代的人觸碰不到的盲區。
而且,秋棋也有一套半公式型的思維方式。
在這種公式化的邏輯推理過程中,他就算沒有那么多的花花腸子,也很容易想到秋冷他們想不到的事情。
但相比秋冷,他的某些計劃看起來更加紙上談兵一些,或者說更加的籠統,雖然挺起來非常唬人,但細細想想,其中也有不少的不能切實執行的地方。
而且,相比秋冷,他的做法更加柔和一些,但柔和的計劃在極大多數時候都并不適用。
在秋棋看來,如果放在他的眼前有兩條路。
一條是能夠解救所有人,犧牲率低于百分之一,但收益率只有六七成左右。
而另一條路是犧牲率高于百分之五十,但收益率百分之百。
秋棋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前一世都生活在和平社會的他,最見不得犧牲,而且是那種只為了最終收益的犧牲。
但如果指揮者換成是秋冷,秋冷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第二條路。
因為在關鍵時刻,差了這二三成的收益,就很有可能導致全盤功虧一簣。
所以相比秋棋,秋冷更加適合做核心大將。
未來秋棋如果跟隨秦衣一起起事,那么他們會遇到無數次上述的這種情景。
而無論是秋棋、還是秦衣,無疑都下不了這種狠心。
可秋冷下得了。
所以在絕大多數時候,秦衣都更需要秋冷替他做決策,秋棋更適合做一個規劃者,而絕不適合充當戰場真正操控者。
從秋棋穿越過來以后,秋棋只遇到過兩個這樣完全理智,不會因任何其他原因改變本心的人,一個是葉司丞,另一個就是秋冷。
如果從正常來說,一個在全天下擁有極高的名聲,無論從天下間任何一個角落地方養精蓄銳都能重新東山再起的人——葉司丞,會選擇一條相當于自殺的道路嗎?
可葉司丞就是這樣做了,他為了百分之百的收益率,為了自己的所有計劃都能夠達到最完美的執行,他連他自己都犧牲掉了。
眼下秋棋遇到了一個雖然在頭腦上遠遠比不上葉司丞,但在手段上足以和葉司丞比肩的人,肯定要提自家老板抓住。
仔細想想,如果把秋棋的頭腦,和秋冷的手段相結合,那不就相當于一個低配版的葉司丞了?
所以,秋冷這個人才是秋棋必須要為秦衣爭取的。
在推翻了執法隊,由他們徹底掌握借劍山莊之后,秋棋完全可以憑借感情牌,將秋冷推到秦衣的陣營。
但這種手法,秋棋有些不屑使用。
所以他選擇通過頭腦來鎮住秋冷,從而讓秋冷打心眼里相信秋棋做出的選擇。
借此來指明一條跟著秦衣共同起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