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我們拍完戲了對吧?”
“是的老板。”蔡大運說:“蘇哥說了,你好好休息。”
“我們拍的是《龍門客棧》?”
“當然了。”
“昨天晚上,晨姐跟我說一起喝了酒?”江燁再次確認。
“對,你們喝的是當地自己釀的玉米酒。”
對江燁這些聽起來古古怪怪的問題,蔡大運一一回答。
蘇慢跟他講過,拍戲對于演員來說不只是身體的疲累,還會消耗精神。有些時候,因為過于入戲,就算殺青后,演員本身也許久無法從角色的狀態中脫離出來。
江燁看起來很正常,雖然問的問題古怪了一些,但也沒什么大不了,他適應良好。
回到家,江燁倒頭就睡。
從片場回到首都,對他來說,產生了夢幻與現實的區隔,有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睡了兩天,他感覺自己才重新融入了這個世界。
江燁看了一眼手機,對蔡大運說:“明天記得提醒我,下午兩點去機場接然然。”
喬蔚然去國外談版權,陪同她前往的正是梅丹青。
雖然她一直拒絕梅丹青的追求,但這是公事,他總不能因為自己的個人感受,而且要求喬蔚然因私廢公。
不過,既然自己回來了,也是時候宣誓一下主權。
“老板,我送你去吧?”蔡大運提議。
江燁才回來兩天,遠遠沒有休息夠。有他開車,也是為了江燁的安全著想。
“行。”江燁想了想,點頭答應。
第二日,他收拾了一通,先去了一趟工作室,跟蘇慢核對接下來的工作。
對他這么快能出現,蘇慢很是意外,“我不是說好好歇幾天嗎?這么急來做什么?”
江燁無所謂道:“我待會去接然然,左右無事,就先來工作室里看一眼。”
他這個人就是工作室的商品,出現總是比不露臉強。就算網絡溝通再怎么方便,也不如他本人能鼓舞士氣。
經過兩年多的運營,江燁工作室已經完全進入了正軌,進入良性發展狀態。
娛樂圈里,不止是明星更新換代很快,就是相關的工作人員,也如浪潮一般,來了又去。
小半年沒有回來,江燁看見不少新入職的面孔。見到他出現,每個人的眼里都是興奮的神色。
“既然來了,就簽點專輯。”蘇慢沒讓他閑著,讓人抱了一疊專輯進來。
江燁頗為詫異:“我的專輯還在賣?”
他參加了《春晚直通車》,拍了戲、寫了新歌,《萬有引力》這張專輯對他來說,顯得記憶過于久遠。
蘇慢給了他一個白眼,道:“第一批早就賣完,這是加印的第二批。我跟你說過,你還簽了字,忘記了?”
他出《萬有引力》的時候,粉絲數量遠不如現在,只做了兩萬張實體專輯。
對近一年多入坑的新粉來說,他們拿著錢也買不到江燁的專輯。在二手市場上,一張《萬有引力》的價格甚至被炒到了三四倍以上。
后援會跟工作室溝通之后,為了平衡供需矛盾,才決定加印第二批,滿足粉絲需求的同時,也讓真正熱愛江燁音樂的人不花冤枉錢。
這件事,蘇慢的確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