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音樂劇來說,只要扮相合適,對演員的聲音行當并不講究。
而對于臨時客串這件事,江燁唯一所擔心的,便是原本確定的那名男演員,會不會因此而心生不滿。
要知道,他已經跟著劇團排練了許久,臨到要公演了,才說要換人。
捫心自問,雖然不是主角,卻也是一個不那么讓人舒服的事情。
沒想到的是,他到歌劇院之后,那位男演員卻是最高興的人,他說:“我早就聽說江老師唱歌劇很厲害,沒想到現在能跟著你學習!”
這是實話。
江燁在揣摩劇本、演繹、唱腔上都高出他好幾個檔次。
畢竟,江燁可是能擔綱《花木蘭》男主角的人。有他的演繹在前,還是同一個角色,對方當然能學習到很多。
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這樣正面的去看待。
總有一些人,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想到的不是自己能學習,而是對方占用了自己的資源,被排擠被冷落的傷感無奈。
所以,為什么有些人明明實力不錯,卻始終無法大放異彩的原因。
心態是一樣很玄妙的東西。
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走向。
試問,如果陷入了被針對的負面情緒中,又怎么會看見江燁的閃光點,又怎么能用學習的心態來觀摩他的演出,讓自己進步呢?
而另一位更興奮的人,則是跟江燁搭戲的女演員了。
在她看見江燁時,眼睛都直了,一顆心激動得噗通噗通差點從胸腔里跳出來。
沒有人知道,她從音樂學院畢業后,一定要來首都歌劇院的真實原因,就是因為江燁曾經在這里唱歌劇。
毫無疑問,她是夜貓子的一員。
從江燁出現在電視屏幕里面的一刻起,她就開始關注他、喜歡他。
那個時候她曾經懊悔,為什么自己沒有讀首都音樂學院,這樣的話就能夠成為江燁的學妹。
所以,在之后的時間里,她一直努力,為了要來到首都歌劇院而拼搏。
后來因為成績優異,爭取到了一個到首都歌劇院的名額,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留在了這里。
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能如愿以償唱歌劇,而是留在了音樂劇組里面。
而且,她開始在這里的時候,江燁已經離開大半年。
自己努力奮斗,只是想要離偶像更近一些。沒想到,就算是這么努力了,也只能見到江燁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并沒有能見到他本人。
要問她后悔嗎?
也許是有的。
但是,更多的是慶幸。
慶幸自己因為偶像的力量,而努力上進,才能取得以往自己根本不敢想象的成績。
如果不是江燁,她應該是還待在自己學校所在的那個城市里,雖然安逸舒適,卻不會有今天這樣大的國家級的平臺。
在首都歌劇院里,處處都是江燁的傳說。
他用過的練習室、和大家一起吃飯的地方、吃過的宵夜和點心,這些都成了她最珍惜的事。
很快,她就和負責宣傳的娜娜成為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