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來,現在離江燁在暑假開過的“夜色”演唱會才過去短短三個月而已,真的不久。
但領教過、感受過江燁的現場,就越發讓人不滿足。
音樂劇這樣的藝術形式,有其獨特的魅力,越發把人們的期待拉到了滿值。
公演這天,因為江燁的加盟,幾乎所有的娛樂媒體、大刊,幾家互聯網巨頭、音樂巨頭,都不約而同地來到歌劇院里。
這和之前《花木蘭》公演的情況截然不同。
那個時候,雖然火爆,但并未引起廣泛的注意。而這一次,因為不斷有媒體朝歌劇院約稿,宣傳中心和趙翔一商量,干脆做一個新聞發布會。
而這場發布會的主角,顯然正是江燁。
他不是音樂劇的男主角,但論名聲論影響力論咖位,參演的演員,沒有一個能比得過他。
在發布會現場,他坐在男主角身邊。
自己是來客串的,江燁十分清楚。就算這些記者都是因為他而來,但他也不想喧賓奪主,搶了音樂劇自身的風頭。
這一點,他提前跟蘇慢溝通過,在場的媒體記者也都心知肚明。
就算大家的主要采訪對象是江燁,但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前面幾個問題,都是沖著音樂劇的導演、編劇,還有男女主角而去。
當這些基本上問完之后,接下來一連十多個問題都是朝著江燁提問。
“請問江燁,為什么會回到歌劇院客串?”
“請問,你和喬小姐什么時候正式舉行婚禮?”
“我這里收集到粉絲最想問你的問題:新專輯什么時候發行?”
“有人說你的音樂太小眾,你怎么看?”
“唱音樂劇,和自己開演唱會有什么不同?”
“你還會再拍戲嗎?”
“對于你在《龍門客棧》里面飾演的雨田這個角色,你有什么心得?”
“有人說你在炒作情懷人設,你怎么想?”
這些問題,有的犀利有的中庸,從事業問到私生活,可以說是全方位無死角的提問。
江燁對此游刃有余,一一輕松回答。
“不是回到歌劇院,我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只要有合適的角色我就會出演。”
“婚禮我們正在籌備中,順利的話,下個月中旬舉辦,屆時會邀請大家參加。”
“新專輯的名字現在已經定了,就叫《夜色》,過幾天我就能拿到專輯的打樣,到時候發出來給大家看。發行時間的話,預計也在下個月。”
“小眾嗎?不,我不覺得。”江燁笑了起來,道:“有這么多人喜歡聽我的音樂,這怎么能叫小眾?”
“音樂劇講究團隊協作,我們演員和舞臺布景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呈現一臺好的作品、故事給觀眾。演唱會就我一個人唱,唱錯了、忘詞了也沒關系。”
“會再拍戲,目前手上正有幾個本子在看,有合適的就會拍。”
“人設?我有人設嗎?如果想要給我安上這個標簽,我無所謂,畢竟我的確是有情懷。”
看著江燁如同眾星捧月一般的接受采訪,歌劇院的眾人心思各異。
都是人,都有作為人的喜怒哀樂。看見江燁如此風光的場面,要說不嫉妒,那只是自欺欺人。
但要說他們對江燁有什么意見,那倒也不至于。
短短十天的排練,江燁的努力勤奮,每個人都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