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的最大特點,便是心胸狹窄,再加上一條心高氣傲。
走到哪里,他都要爭頭一份、獨一份。
偏偏這部戲是個雙男主。
這是藍導給出的定義,在劇本上寫的明明白白,無法反駁。
而在江燁沒有抵達之前,整個營地里就只有他一臺房車,穩穩地壓著眾人一頭。
可是,江燁的另一臺房車現在就擺在營地的另一端。
距離再遠,也成為他容不下的明晃晃的刺。
因此,他看江燁不順眼,豈不是順理成章?
對這個人,蘇慢給出的策略是“敬而遠之”,反正你不知道會在什么時候得罪他,就做好已經得罪他的準備就是。
除了拍戲,離他越遠越好。
對此,江燁深以為然。
他只想好好拍戲,沒有功夫理誰對他不順眼。
要是在意那么多,還要不要好好生活了?
又不是小孩子,都這么大的人了,還要別人上趕著去哄著勸著?江燁沒有這么帶娃的心。
說起來,他心里還在暗自腹誹:一個四十來歲的成熟演員,外表也是走陽剛之氣路線的,沒想到內心這么小公主的?
愛誰誰吧,反正自己不會為了照顧對方,而放棄自己舒適的房車的。
因此,開機儀式結束后,兩人就各自回到自己的房車上。
劇組各成員都把這份情形看在眼里,心里暗道:這部戲拍的,是“王不見王”啊!
看來,不止是在劇本里,兩個人實際上是敵對關系。在實際生活中,也是互相不賣帳的。
在短暫的休息之后,劇組就開始忙活起來。
明天要拍的第一場戲,是在山林中的外景。選在這個季節先拍這個外景地,也是因為在這段時間里,氣候比較穩定的原因。
俗話說,山里的天氣就像孩兒臉,說變就變,特別是在夏天。
夏天在山里悶熱潮濕,一場暴雨之后,還會遭遇泥石流這樣的地質災害,讓人防不勝防。
冬天因為有雪,行動交通都不方便,還影響取景。
而秋天,則是氣候相對最穩定的季節了,也是山里最美的時候。層層疊疊綠,加上豐富的植被而形成的彩色樹林,在鏡頭里美不勝收。
道具組、攝影組等工作人員相繼離開,奔赴搭建明天的拍攝地點之后,營地里便空了許多。
藍導把演員們都召集到一起,開劇本研討會。
這個研討會,一開就是一天,直到深夜,才把這個場景的戲討論完畢。
在會上,江燁第一次見識了藍導的功力。
他很細致,相當細致。
和唐睿的導演風格不同,藍導的要求很明確,留給演員自己發揮的空間很少。但在研討會的時候,他允許演員提出自己的想法,適當更改一些劇情和臺詞。
但這些修改,都是一個很小的改定。
大的劇情線,是絕對不會再動的。
不會出現唐睿在召開劇本研讀會的時候,臨時增加一個角色,還沒有想好這個角色誰來演的情況。
而且,這些修改,在會上定下來之后,就絕不允許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