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企紛紛破產職工下崗,大批失業工人涌向社會,而一個工人背后是一個家庭,是幾口人的生活,這么多人討生活,但社會一下子又拿不出這么多崗位,很多人的日子過的很艱苦甚至很慘。
田小芽想起自己當年的一份專欄資料,到現在都不敢面對這份歷史的傷痛,現在傷痛這么快就要來了嗎?
“不可能的,老四你想多了,你們那是鐵飯碗,砸都砸不碎,你們都是吃皇糧的人,我就沒聽過國企還能把職工開除的。”
田志泉覺得兒子想太多了,張有福也安慰田志泉,這咋可能,頂多就是每個人少發點工資。
看到家里長輩都這么說,田愛華寬心不少,加上姆媽說不干活的時候就回來種地,他覺得也挺好,反正有口飯吃。
只有田小芽眸色沉沉,搜了搜前身的記憶,但是關于四哥下崗這塊很模糊,女主那些年注意力全在霍啟東身上,直到霍啟東突然消失不見。
然后眾人說起小娃們,最大的娃娃田新海今年秋天就要上學了,張春花告訴孫子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當大學生。
娃娃哪懂啥是大學生,可志氣一點不小,昂著頭說自己一定會跟小姑一樣,好好學習賺了錢孝順爹媽孝順爺爺奶奶還有福爺爺。
田小芽覺得村小學不太行,教室破破爛爛,玻璃都缺角透風,桌子是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老式木頭桌,硬件條件不好也就罷了,老師也不行,那認得些字就能當老師,有時候自己還寫錯字,更別提啥教學能力了,每天就是讓娃死記硬背大聲讀書。
九十年代教育已經漸漸變得重要,大一些的學校,代表著更好的老師,更多眼界,更多資源。
“大哥,現在電腦都出來了,讀書很重要,要給大海找個好學校才行。”
田愛國笑道:“小妹你不就是村里鎮上念的書,我看你挺好,啥好學校不好學校,重要的是孩子自己,他肯讀書那才行。”
“大哥,讀書首先是孩子自己要愛讀書,但是環境也重要,我就說初中開始學英文,我那時候的英文課沒有老師教,最后到了初三來了個政治老師,也不會英文,就天天給我們放磁帶聽,最后全班考的一塌糊涂,要是放在縣城,別的不說,來個會講英語課的老師,這肯定有吧。
苦啥不能苦孩子,窮啥不能窮教育,四哥不是在縣城戶口嗎,用四哥的戶口給新海報個名,在縣城讀書。”
“那……那也不能天天往縣城跑啊?”
這倒是個問題,田小芽想了想突然笑道:“你們在縣城租個房子,就住在縣城陪讀,等寒暑假再帶著新海回來。”
“租房子?在外面吃穿住那得花多少錢啊,不行不行,就在村里讀,讀不好就種地,也沒啥。”
楊娟一聽住縣城嚇了一跳,在外面花錢租房子,吃穿住全要花錢,她手頭那點錢可經不住造。
田小芽知道大嫂肯定會算錢,但她更希望小侄子能接受好教育,只有接受好的教育,才能有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