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您以前是做什么的?怎么這普通話說得這么溜?”兩輛車上路之后,坐在后座的楚倩就和老爺子聊起來了。
“我?呵呵,退休以前是做教師的。參加工作的時候是在申扎那邊,后來成立雙湖辦事處,我們那邊有很多牧民都搬遷到這邊來,我就跟著過來了。”坐在副駕駛上的老爺子搖了搖頭,臉上充滿了緬懷的神色,“那年我二十七歲,這一晃眼四十三年過去了!”
“呦,您以前是老師啊?我最佩服老師了。我大伯就是一名老師,他在浙大教學生。”楚倩一個小小的馬屁拍了過去,把老爺子拍的挺舒服的。
這丫頭自從跟著老劉之后,別的沒學會,老劉的厚臉皮倒是讓她學了不少。
“呵呵,我可沒法子和你大伯比。你大伯那是大學教授,我就是一個教小學語文的老師。”
“您這話說的可就不對了。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是選擇不同罷了。不管怎么說,您都是一位桃李滿天下的老師。”
老爺子捋著下巴上的胡須臉上樂呵呵。
老劉一邊開車一邊問:“老爺子,您當時怎么搬遷到這里來了?在尼瑪那邊不挺好的嗎?”
“唉……”一提這個,老爺子似乎感慨頗多,嘆了一口氣后繼續說道:“雙湖以前是屬于申扎的一部分,不過那時候申扎的人口多啊,人多牲口多,而適合放牧的草原大都集中在南邊那些地方,因此那時候的牧民經常為了搶草場而打架……”
老爺子這么一說,楚倩和老劉兩口子腦海中都浮現出了一些想象的畫面,反正挺恐怖的。
“那時候申扎那邊是草少人多,要是不解決這個問題,早晚會出大亂子的。所以當時的干部就把尋找新的草場當成了最主要的任務。我記得那時候是七十年代初,我剛參加工作沒兩年,那時候我們的縣長還有很多干部就先后好幾次到北邊來考察。
你們是不知道啊,那時候申扎的北邊也就是現在的雙湖這里,在以前被那些舊領主們描述成鬼地,那時候在我們當地牧民的心目中,雙湖這一片就是不折不扣的死亡之地,沒有人敢來這邊。不過那時候也有一些牧民為了討生活偷偷跑到北邊來馱鹽換糧,因為這邊有很多鹽湖。這些偷偷馱鹽換糧的牧民發現了在這個所謂的鬼地中竟然還有不少水草豐碩的地方,完全可以放牧。
正是因為這些牧民的發現,這才讓當時我們的縣長帶領著縣里的干部好幾次深入到無人區考察。他們必須要考證這里到底能不能大規模的放牧,是否能夠大規模的遷入牧民,是否能夠讓人長期居住。后來經過考察,北邊的無人區雖然條件惡劣,但有些地方還是適合大規模放牧和遷入牧民的。與其在南邊擠在一起成天為了搶草場打架,那還不如向北邊遷徙呢。
于是76年那年,區里決定開發這片無人區。把雙湖從申扎單獨劃了出來,成立了雙湖辦事處。然后就開始往那邊遷徙沒有草場而且愿意遷過去的牧民。我那時候雖然不是牧民,可孩子的教育不能少啊,于是我就和我老伴帶著兩歲的次仁也一起跟著遷徙到了這邊。那時候窮啊,我們一家子所有的財產加起來就是兩頂帳篷,牛羊都是當時政府送的。那時候次仁才兩歲大,我就把他放在牛背上筐子里,一連走了將近一個月才來到這里……”
老爺子有些唏噓,看著大兒子說道:“次仁今年都四十五歲了,一晃眼就是四十三年啊!”
扎西次仁也有些唏噓。
要不是老爺子訴述,老劉和楚倩也不會想到雙湖竟然是這么成立起來的,也想象不到當年的條件竟然是這么的艱苦。
但也正是當年那些老前輩們用這種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大毅力,用他們那勇往直前、披荊斬棘的大無畏,才造就了現在的雙湖。
他們真的是很了不起!他們雖然默默無名,但卻是最值得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