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狹長的區域就在俄八措小鎮這個三角形的一個底角的外面,雖然緊挨著小鎮,但與小鎮的整體規劃不搭邊。把市場設立在那里,一個是好管理,再一個就是不影響小鎮的整體布局和規劃。
不過市場要整體搬遷過去的話,最起碼也要等到明年這個時候了。
當劉墨昂和楚倩兩口子帶著一大一小兩只狗子來到這里的時候,市場已經有不少人在忙碌了。
這兩人兩狗可是整個俄八措知名度最高的組合,所以這一路走來,只要是見到這個組合的人,甚至包括那些早來或者是頭天晚上就住在俄八措的商人,也都紛紛和劉墨昂兩口子打招呼。
“這個市場是該搬出去了,在這里真的是有些影響小鎮的整體形象了。”楚倩牽著包子一邊走一邊說道。
“是啊,主要是當初沒想到小鎮能發展的這么快,對于市場的規劃就有些疏忽了。不過不要緊,到明年這個時候市場就能搬出去了。”劉墨昂牽著白獅同樣一邊走一邊說。
其實這個市場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市場,除了當地人的一些固定攤位之外,從外面來的藏胞基本上都沒有固定攤位。
至于這些攤位也就是用磚頭和水泥壘起來的臺子,然后市場的上面搭建的有玻璃鋼大棚。
說白了,這個市場就是一個很原始的大棚區,很簡陋的那種。
但不管怎么說,這個市場哪怕再簡陋,也是附近方圓十幾公里之內唯一的一座交易市場,所以當市場建起來沒多久就能聚攏這么多人氣也就在所難免了。
這里有很多人都是陌生人,但也有不少熟悉的人。
比如小兩口剛走進市場,就看到扎西達瓦的阿媽正在吃力的搬動一個大包袱,劉墨昂趕忙湊了上去幫她把東西搬到了攤位上。
達瓦的阿媽笑著道了一聲謝,劉墨昂問道:“你這是弄得什么東西?怎么這么多?”
達瓦的阿媽打開了蛇皮袋子做的包裹皮,露出了里面的東西,她笑著用不太熟練的普通話說道:“都是一些斷草和小草,還有一些貝母什么的,都是別的村的人讓我代售的。”
達瓦的阿媽是一個很勤勞的女人,她沒有什么文化,但卻用她那并不強壯的雙肩把這個家撐了起來。達瓦的母親來自于念青唐古拉山另一側的小村賓那,在很久以前嫁給達瓦的父親后,就跟著達瓦的父親一起遭受村子里的白眼。
畢竟達瓦的父親是一個藏地屠夫,在村里的地位是屬于最低的那種。
達瓦的母親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用自己的勤勞養活著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一直把這三個孩子培養成人。
現在三個孩子都混的相當不錯,尤其是兒子更是成為了小劉老板的左膀右臂,連帶著他們一家的地位也提升了很多,再也不用忍受以前的那種白眼了。
按說以達瓦的收入,她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從家里等著養老了,但這些年養成的習慣讓她也閑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