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骨號突擊艦隊各艦將艙門打開,星際戰機、登陸艇和重型機甲從不同的投射口中被發射出來。
為了不過早的暴露艦隊的位置,所有投放機體全部依靠慣性向極限艦隊主力艦群靠近。
各突擊部隊之間不準使用常規通信設備,交流全部使用直線傳播穩定的低能量激光波段。
彥行駕駛藍炙號以每秒十二公里的速度飛行,由于沒有開啟引擎,他的重型機甲還以每秒十度進行自轉。其他突擊集群中的各單位也都是靜默狀態,任由機體在慣性飛行中自轉。
在他們的位置上,已經可以看到能量炮束與能量護盾發生對沖而爆發的強光。
這個時候,極限艦隊的絕大部分注意力都在正面戰場上。
秦王政以極限艦隊為誘餌,吸引著彥行的主力艦隊。
彥行也正以自己的主力艦隊,吸引著秦王政的注意力。
兩個人都為這場戰斗留下了殺手锏,就看誰能夠一記絕殺。
帝國第86戍衛艦隊還在支援的路上。
恒星系內遍布難以探查的小行星,大型行星和恒星引力糾纏也是非常復雜的力量體系。因此在恒星系內,存在一個安全巡航速度。
只有在這個速度內,才能及時根據外部情況,調整星艦的航行狀態。
因此,即便帝國第86戍衛艦隊和極限艦隊之間的距離,用曲速航行可以頃刻而至。但在恒星系用曲速航行就是自殺,帝國86戍衛艦隊不得不以安全的速度向極限艦隊靠攏。
而彥行率領的突擊集群已經近在咫尺。
在大約三千公里的位置上,極限艦隊終于發現了這群疑似小行星群的不明飛行物。
它們隱藏在恒星發出的光暈中,光學偵測的效果大大折扣。但這群小行星太密集,而且路徑正在極限艦隊主力艦隊內部。
負責警戒的數艘小型星艦立即迎擊上去。
他們要近距離查看這些飛來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如果真的只是小行星,那么也要摧毀,不能讓它們影響主力艦隊的戰斗。
隨著雙方的距離拉近,超級作戰突擊群再也沒有辦法隱藏自己的機體特征。
跟隨超級作戰突擊群一起投射出來的導彈率先點火。
大功率引擎瞬間噴發出巨大的能量,推動導彈彈頭向前方的敵方小型星艦沖去。
真空失重環境下,所有推力全部用在對彈頭的加速上。
理論只要燃料夠,就可以讓將一個物體推倒光速、超光速。
攻擊導彈輕易的將速度飆升到每秒二十公里以上,而且速度還在增加。
留給被鎖定星艦反應的時間并不多。
而且為了掩護超級作戰突擊群。原本與極限艦隊交火的聯合艦隊,分出了一部分二級火力對準這些阻截星艦。
萬公里以外的能量炮束率先到達,從阻截艦隊之間洗刷而過。
命中的能量炮束沖擊著星艦的能量護盾,滲透進去的威能對這些防護薄弱的星艦造成了不小的創傷。
完成加速進入機動制導的導彈進出最后的射程。
大量的反制導導彈從星艦內發射出來。它們普遍不具備太高初始速度,卻是具有超強的機動能力和瞬間爆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