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你們出來了?”陳念群轉頭看到了她們。
“你沒有去東門那邊的早市嗎?”湯夫人有些奇怪丈夫為何會在此處。
“我想著咱們家的地瓜條賣相不錯,數量多,要是在早市賣的話,今日可能回不了家了,家里的事情也放不下,就想到這些酒樓里試試看。他們今日全收了,走,我們到書肆去給明文明武還有阿月買些筆墨紙硯。”陳念群開心地說。
此刻的張夫人已經做回到馬車里,知道湯月華他們應該還有自己的事情,決定先回書院,就囑咐身邊的翠兒,“翠兒,你去同湯夫人說我們有事情先行回去,他們慢慢地看。”
“是,小姐。”翠兒說著就下了馬車。
“湯夫人,湯小姐你們慢慢看看,我們家夫人還有些事情,就先行回府了。”翠兒看著眼前的一家三口說。
“沒關系,我們自己看看,還要買些東西,今日幸苦你家夫人了。”阿月娘知道張夫人今日出門其實是陪她們母女一起的。
一行人分成兩撥,馬車慢悠悠地在街道上行駛,往來時的方向而去,湯月華她們則往書肆的方向去了。
松筠閣的書架前站著一個男子,骨節分明的手正一本地挑著書架上的書,俊秀的臉上帶著些凌厲,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
此人乃是縣學教諭林觀家的公子——林季聰,聽聞這林家四公子幼承庭訓,聰明伶俐,自幼極得父母寵愛,本以為以后林家這一脈有了后續之人,被予以眾望,誰知這孩子在十二歲考過童生試以后大病一場,成了一個羅鍋。
盡管林公子讀書上頭頗有天賦,奈何是個羅鍋,自古以來身體殘缺者不得參與科考,這讓林氏一族的人都大失所望,他又是他們二房唯一的男丁,上頭只有一個姐姐,雖說林氏是個大族,但是現在他們一家也只能窩在福寧這個小縣城。
這位天賦異稟的林家四公子就跟著在縣學做教諭的父親,在福寧縣呆著,并不像一般的秀才公那樣在縣學附學,只是每日里在家呆著,鮮少出門,即使出門不是到書肆買些書籍,就是到清風書院去聽聽張先生的課。
湯月華和父母進了店,就有小二上前,“不知客官想買些什么?小店最近新上了好些連七紙,價格實惠,保證您滿意。”
松筠閣的小二看著他們身上的衣服,就想著為他們介紹實惠的連七紙,因福寧縣有一個清風書院,故而有些家庭條件一般的人家的孩子也會來進學,一般這樣的顧客選擇連七紙的概率會大些。
湯月華看著自己的父母在和小二說著話,她就轉到一旁的書架,想要看看這里都賣些什么書,一個轉身就看到書架上的一只細長漂亮的手在書架前移動,似乎在找些什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