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只是廣播節目、樂曲歌單和年終匯報表演,就讓商見曜弄出了那么多幺蛾子,如果再讓他接觸到豐富又完善的舊世界娛樂資料,那還得了?
“你不相信我?”商見曜表示抗議。
“不,我不相信那些舊世界娛樂資料,我怕它們被你污染。”蔣白棉睜著眼睛,說起瞎話。
她覺得這應該是最能說服商見曜的“理由”。
果然,商見曜回了一句:
“你得慶幸,現在是驕傲自大的我。”
“……”蔣白棉眼眸上轉,緩慢吐了口氣。
吉普又行駛了一陣,龍悅紅看到有人在路旁搭了個半高臺子,手持一本黑殼書籍,正居高臨下地向周圍的人群宣講著什么,也有人拿著另外的厚書,不斷地和來來往往的行人攀談……
“這里的宗教果然比較多。”龍悅紅結合之前獲得的情報,感慨了一句。
因為“機械天堂”的智能機器人們都不信教,也不管別人信不信教,所以,不少原本隱秘的教派在這里都浮出了水面,設立教堂、寺廟或者館閣,當眾傳教。
至于“熔爐教派”這種在“臨海聯盟”都能公開活動的組織,更是沒有任何顧忌,不僅修了教堂,派了“奉獻者”,而且還直接把自己變成了“臨海聯盟”許多商社、隊伍的塔爾南服務點。
當然,傳教的另一個前提是有需要傳教的對象,而塔爾南并不缺少人口。
——拿到韓望獲給的資料前,“舊調小組”還以為塔爾南以機器人居多,人類都是來往的商隊、獵人和貿易代表,屬于過客,而且,這些人加起來也不會多,因為知道塔爾南,被允許和“機械天堂”交易的勢力就那么一些,即使每家都派出好幾支商隊和負責保護他們的遺跡獵人,這里的總人口也達不到一個中型聚居點的標準。
現實推翻了這個認知,蔣白棉、商見曜他們離開紅石集前就已經知道,塔爾南有大量的本地居民。
他們的來源有三個:
一是來往商隊的某些成員和他們的后代。
塔爾南受“機械天堂”管控,禁止私斗,治安秩序相當良好,也有著強大的武裝部隊,不用擔心被強盜團被別的勢力襲擊,對不少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堂。
在混亂年代和新歷初期,這更是有著無法抗拒的吸引力,當時很多商隊、很多城邦的貿易團,都有人員或通過正式途徑或用直接脫離原本勢力的方法,留了下來,定居于此,反正這么一個維護的相當不錯的城市廢墟有太多可以占為己有的無主房屋。
——那個時候,“臨海聯盟”還沒有成立,“機械天堂”是和那片區域多個城邦交易。后來,這些在污染地帶之外的城邦能組建起州,再以州的形式達成聯盟,其實都多虧了“機械天堂”提供幫助,這包括但不限于派遣機器人志愿者隊伍、提供水資源凈化技術、對抗“高等無心者”等。
二是周圍區域的荒野流浪者。
這么一個安寧祥和,又能交換到必需物資的城市,讓每一個流浪到這邊的群體都不想離開。
三是外來的遺跡獵人們。
塔爾南周邊,包括奇拉爾山區,有不少城市廢墟,吸引來了許多遺跡獵人。他們不可避免地就發現了這么一個足夠安全的城市,而在塔爾南生活了一段時間后,他們之中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不再去別的地方冒險,留在塔爾南,以開墾農田和探索這片區域各個廢墟為生,并建立起了本地獵人公會。
當然,本地獵人公會能建立的前提是和“機械天堂”簽訂了備忘錄,保證約束獵人的各種行為,讓他們不主動向外界透露塔爾南的存在。
——路旁攤位上那些首飾、電器和雜物都是從周圍那些城市廢墟內找出來的。
之前十方商社的米恩斯提到塔爾南的機器人不吃糧,不種田,導致這里新鮮食材極少,大家只能依靠罐頭、餅干和能量棒為生,指的是“外來者”。
本地居民都有在這片土地上開墾農田,只是因為地處山區,土壤貧瘠,不少區域還殘留著污染,沒法耕種,所以產的糧食、蔬菜僅夠自家使用。
而他們喂養的牲口倒是偶爾會拿出來賣。
也就是說,在塔爾南也不是買不到面粉、大米、蔬菜等物資,只是更加昂貴,非常不劃算,很多商隊和遺跡獵人寧愿去周邊弄。
說話間,吉普終于穿出了這條熱鬧的街道,進入了更為安靜的區域。
這里的路燈依舊明亮,塔爾南似乎不缺電能,但只有少數房屋有映出或偏黃或偏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