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河大道”
熔爐教堂的大門緊閉著,一副生人勿進的模樣,但蔣白棉和商見曜聽米恩斯提過,這主要是為了模擬“熔爐”感,并非阻止誰進入。
蔣白棉伸出左手,推開了大門,只覺一股熱浪迎面而來。
這與外面料峭的寒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蔣白棉抬眼望去,發現穹頂很高,一根根或灰白或鐵黑的管道沿柱子、墻壁延伸往不同的地方。
“它在產熱。”商見曜將自己的手掌放到了門邊一截鐵黑管道上。
蔣白棉略作思索,做出了判斷:
“里面應該流著熱水,真奢侈啊!”
她認為這模仿的是舊世界的暖氣系統。
據此推斷,教堂后面多半有大鍋爐,有堆放的煤炭。
雖然把教堂和這些東西聯系在一起讓人感覺怪怪的,透著奇妙的工業風,但蔣白棉想到這個教派的名稱是“熔爐”,又釋然了下來。
“請隨手關門。”祈禱大廳前方傳來了一道聲音。
嗯,不能讓熱量散逸出去太多,這會很浪費能源……蔣白棉對“熔爐教派”為什么總是關著大門,有了新的認識。
商見曜一邊關門,一邊好奇問道:
“如果是夏天,這里還會供暖嗎?”
蔣白棉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突然覺得自己很熱。
“不會供暖。這里的建筑設計可以保證夏天的炎熱都停留在內部,直接營造出熔爐的感覺。”祈禱大廳前方那個人開口解釋道。
他四十左右,套著火紅的長袍,是典型的灰土人,皮膚略微偏黑,顴骨相對較高,頭發濕漉漉的,額頭盡是汗水。
“請問,李哲閣下在嗎?”蔣白棉靠攏過去,禮貌問道。
紅袍男子吐了口氣道:
“我就是李哲,教堂的‘奉獻者’。”
“你很熱嗎?”商見曜好奇問道。
李哲點了點頭:
“很熱,但也很舒服,很放松,感覺身體內的雜質都被熔爐煅化了。”
見蔣白棉他們有點不解,李哲指了指側面的一扇門:
“我剛才主持完一場彌撒,那是我們的彌撒室。”
“你們彌撒還有專門的房間?”蔣白棉沒有掩飾自己的疑惑和好奇。
李哲笑了笑道:
“對,我們的彌撒儀式要求比較高,需要在較為封閉的房間內,往燒紅的石頭上澆水,看著水蒸氣彌漫開來。
“啊,這是神靈的氣息,祂在沐浴我們。
“它會滲透進我們的衣服,鉆入我們的皮膚,讓我們排出體內的不潔和疲憊……
“每次彌撒之后,換好衣物,所有人都會覺得身體變得非常輕松,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這是神靈的恩賜,就和我們夏天享用圣餐后的感受一樣。”
“……”蔣白棉越聽表情越是古怪。
她很想問一句,你們教派在舊世界有沒有圣所,如果有,是不是叫“洗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