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長安說話的時候,沈墨就坐在旁邊,小口地喝著可樂,亮晶晶的眸子忽閃忽閃,聽不明白他在說什么,但覺得很有道理的樣子。
“看不出來啊,你這么大點,知道的東西還不少。”
沈誠言吸了口氣,笑著打趣道:“那照你這么說,我也該出去了?”
房長安靦腆地笑笑,道:“沈叔叔你上過大學的,現在屬于為家鄉發展做貢獻,情況不一樣。”
沈誠言忍不住笑起來,指了指他道:“有時候我真懷疑,你說你怎么長的,感覺跟個大人似的,果然……”
他想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說到嘴邊,覺得當著一個孩子這樣說不大妥,便咽下去了,轉移話題道:“這是你提的想法啊,你家不參與,我還怎么做?”
房長安道:“我就隨便說的。”
“哎。”
沈誠言擺擺手,“沒有這樣做事的,有時候一個好主意就價值千金……”
他想了想,先不說這個,繼續問:“你懂事早,叔叔不拿你當孩子,你也別跟叔叔藏著掖著,做生意什么的我是外行,你要還有什么想法,盡管說。”
房長安想了想,道:“叔叔自己只負責管理運營,肯定要請人,我現在買包子的那家老板就挺合適的,他家生意不好,應該掙不了多少錢,可以請他們負責做包子,當然他們夫妻兩個人肯定不夠,再招幾個學徒。”
“店面最好在幾個學校中間,偏一點沒有關系,甚至不是店面也無所謂,不過最好是,因為這樣大家能看到,會更放心一點,而且除了早飯之外,其他時間也可以營業。”
“送包子可以請兼職,鎮上應該不難找人,一個學校一個人,如果各個學校的放學時間不同,也可以一個人負責幾個學校。”
“學校里面除了食堂的阻力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怎么統計聯系,可以每個星期天統計一次,預定一周的量,第一個星期可以按天預定,給大家嘗試的機會。”
沈誠言此前都在考慮到底要不要做的事情,怎樣做還沒來得及細想,聽得十分專注。
服務員端來涼拌拼盤,沈誠言才拿起筷子,招呼一聲,“先吃,邊吃邊說。”
房長安應了一聲,夾了一筷子菠菜和金針菇,清爽可口,味道不錯。
沈墨夾了一顆花生,塞進嘴巴里邊吃邊盯著他,等他繼續說,雖然聽不大懂,但很認真。
“等鋪開之后,可以試著增加其他的東西,比如小籠包,喝的也可以準備,辣湯不現實,可以換成豆漿、牛奶之類的東西。”
“一般住宿生大概不會這樣花錢,但應該有不少鎮上的學生也會訂。”
沈墨疑惑地問道:“小籠包也是包子啊,每天吃包子,都吃膩怎么辦?”
房長安沒想到小姑娘還挺認真,笑了笑道:“只要包子比食堂劃算,我覺得應該有很多人可以吃到畢業,嘴巴在肚子面前什么都不是。”
這是他的真實感想,甚至可以稱作經歷,前世的房長安在食堂里面,每天吃的最多的就是大饃加辣條,五毛錢,吃到畢業。
水煎包對那時候的他而言與奢侈品無異,只能偶爾生病打吊瓶時大爺過來,帶他在醫務室外的包子鋪吃一次。
而這也是許多同學的現狀,大家除了比成績之外,同樣也在暗暗攀比誰花了更少的生活費,家長閑聊時,節儉同樣也是一種值得炫耀的美德,因為這表明了自家孩子很懂得“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