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聽過一句愛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賦。”
當然許多人也聽過,并且與許多人“科普”所謂的后半句:“但那1%的天賦才是最重要”。
拋開翻譯與愛迪生說這段話本意之類事情不去談(愛迪生原文也并無說努力無用的含義,但我英語不好,就不就原文分析了),傳播“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賦”這句話本身并沒有問題,反倒是到處去科普“這句話還有后半句,你被老師給騙了”——至少是最初那些刻意宣揚“你被老師騙了,天分更重要”的那些人,才是別有用心。
人的資質是有差距的,這毫無疑問,但對于絕多數人來講,你努力一生,也很難達到天資給你的天花板,你摸不到。
不過人的資質差異,并非只存在于“上限”上,在很多時候,它更容易體現在學習效率和進度上,而即便沒有達到上限,也有“瓶頸”。
重生之后的房長安有更多的心思與能力去觀察身邊的人,讓他在這方面感受最深的人就是張璐,她學習十分刻苦,稱得上是整個班級最刻苦的前幾名,但她自進入四班之后,直到初二結束重新分班,她在整個班級里面最好的一次排名也只不過是三十四。
隨后升初三分班,四個重點班被合并成了兩個,張璐毫無疑問地被分到了普通班。
另一個讓房長安有這種感受的人則是王珂。
整個初一階段,王珂的學習認真程度基本呈上升曲線,沈墨轉學,進入初二之后,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房長安有意無意的引導之下,她才慢慢養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
初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王珂第一次躋身班級前十,第九,期末第七;下學期期中考試第四,年級十一,期末考試的班級排名仍是第四,年級排名則第一次躋身前十。
如果能一直保持住這個成績,中考正常發揮的情況下,她有很大的概率進入縣一中,但距離市一中仍然插著段位。
房祿國曾經提到過一次這件事情,說房長安他們這一屆可能會創二中歷年中考之最輝煌,一方面他有可能考上市一中,另一方面年級里面的尖子生們都很出彩,覺得有機會拿下二十個縣一中名額。
如果王珂能保持年級前十,縣一中基本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但對她來講,這遠遠不夠。
初三分為九個班,重點班是八班和九班,房長安在九班,班主任依舊是程夢飛,班主任是程夢飛,她有關系也有成績,只差了資歷而已,有成績無資歷或許不好提拔,有關系無資歷則就無關緊要了,成功地拿下了一個重點班名額,并且點名把房長安劃拉到了自己的班里面,理由是:“這是我教出來的學生!”
王珂毫無疑問也被分到了重點班,二分之一的概率,她被劃拉到八班去了,好在房長安未雨綢繆,提前找了程夢飛幫忙,八班班主任要她拿劉貝來換,程夢飛不舍得,幾次討價還價,最終用王莎把王珂換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