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書出自靖安伯之手,其上加蓋有‘靖安伯’的印信,內容則是以天子欽差的身份,命令九宮山上下人等遵照其令行事。
神塵道人以法印觀望,可見符書之上,有著淡淡的龍氣環繞,這說明這位‘靖安伯’確實身負皇命。
他這兩天為九宮山太清宮主懷璧散人,參與策劃江南大水,釋放巫支祁法體一事而忐忑不已,顫栗難安。可在得到這張符書之后,卻是心神稍安,即時遣弟子去請玉清宮主玄非道人。
不過就在他弟子準備出發,玄非道人就已親自登門,他愁眉苦臉道:“當初前代太清宮主將懷璧收為弟子的時候,我就感覺不安。
懷璧本人一介道家散人,帶藝投師,來路不明,怎能將三宮之一的太清宮交到此人手中?如今果不其然,此人果然為我九宮山惹來大禍!”
神塵道人聞言則是苦笑:“師叔也是無奈,這三百年來,我堂堂九宮山卻連一個天位都沒有。師叔大約是想要借助其力,鎮壓宗門。”
他隨后就容顏一肅:“還是說說靖安伯大人的符令,我們將這件事辦好,這次可能還有轉圜脫身的余地。”
“這是自然,”玄非道人的臉上,此時卻現出了惑然之色:“可我不太明白,靖安伯大人要我們全力以赴,將大量微塵大小的冰核,散于高空云層當中,這有什么用?”
“此事我也不明白。”神塵道人搖著頭:“總之你我遵命而行便是,我打算舉山動員,聚集所有能夠施行此法的陰神修士,一起施為。”
所謂陰神,就是第三門境界,此時九宮山上下,大概有著一百二十人左右。
“正有此意!”玄非道人聞言也不再糾結:“那就速速開始吧,也好叫朝廷明白,我們九宮山實是恭順有加的。”
此時這二位不知道的是,位在湖廣最北部的武當山巔,一位鶴發白眉的老道也接到了李軒的符書。他在凝思片刻之后,就將自己的幾個嫡傳弟子與師弟都喚到眼前。
“朝廷欽使靖安伯有令,明丹,你速從山內諸弟子中挑選一百二十位陰神修士,前往河南一帶施法布雨。”
“布雨?”堂下一位道人吃了一驚:“掌教師兄,這雨可不能隨便下,一旦干擾了天時,會出大問題的。且最近河南淮北一代,也沒什么旱情。還有,這靖安伯又是誰?他的話我們能聽?”
鶴發白眉的老道卻把眼一瞪:“讓你們辦個事,怎么這么多廢話?給我照做便是。那位靖安伯受朝廷詔令,又是曾力挽天傾的人物,他的話不能聽還能聽你的。”
他說完之后,就從袖中拿出一個玉瓶丟給了其中一人:“你們將‘上善增雨瓶’帶過去,到那邊之后你們自己看著辦。雨別下少了,可也不能釀成洪災——”
就在這個時候,這山外就傳來一聲轟鳴,大量的雷霆炸閃。
白眉老道聚靈于目,往外面的云層看了過去,依稀可以望見一條龍影,正在四十里外行云布雨。
他認出那是丹江龍王長子敖靈,由于丹江龍王需南下宜昌參戰。所以武當山旁邊的這條丹江,目前是由敖靈鎮守。
這武當山附近本就雨水連綿,此時隨著敖靈施法,周圍更是暴雨傾城。
白眉老道隨后就收回目光:“靖安伯讓我們做的另一件事,是以道法在丹江口附近加固河堤,用于蓄水。以免此間的大雨,殃及百姓。”
這位武當掌教說完之后,就憂心忡忡的看向了宜昌城方向。
他不知那位靖安伯,能否斬殺相繇,平復大水,只能盡他所能,為朝廷提供這些許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