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朝中還有近支宗室在,哪里有繞開上皇與其膝下諸子,別立儲君的道理,請監國殿下勿要理會這張郎中的妖言!”
可此時包括李軒在內,朝中的幾位大臣看襄王虞瞻墡的目光,都顯得意味深長。
※※※※
接下來整個八月,朝堂當中都是爭論不絕,混亂不堪。
因襄王虞瞻墡也‘被迫’卷入立儲之爭,朝中群臣也將天意與天災引入,朝臣關于儲位之爭更加的激烈起來。
親近太后與上皇的臣子,都極力的駁斥打壓這些有關于‘皇太叔’的妖言怪論。
襄王虞瞻墡看似是惶恐不安,在之后的日子里閉門不出。
可在朝堂之中,卻自有吏部尚書王文為首的眾多大臣,為其沖鋒陷陣。
李軒倒是真正的脫身事外了,他原本有意為帝黨保留幾分元氣的。
可如今有關于立儲的風暴越刮越烈,該卷入的不該卷入的,都已深陷其中。
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李軒可沒法管住這些人腦袋怎么想。
且長樂長公主虞紅裳的能為,也讓李軒頗為驚艷。
這位看似是作壁上觀,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卻將異論相攪的手段玩得純熟之至。
朝中這兩家的局面,始終都是旗鼓相當,沒有任何一方能占據優勢。
反倒是虞紅裳,趁著這時機將一些底層官員提拔上來,各自安排了要職。
——那都是一些能力杰出,擅于實務的官員。
關鍵是腦袋都很清醒,都對立儲之爭敬而遠之。
李軒看虞紅裳的治國理政,就徹底放下了心。
而此時的他,一方面孜孜不倦的在京城中講學,一方面則是全力以赴的完善自身的橫練霸體,壘實自己的浩氣修為。
可就在九月末,本該結束閉關,接手朝政的景泰帝卻再次下達旨意,將虞紅裳的監國之期,延長到四個月。
這一諭旨,使得朝堂中本就愈演愈烈的風暴更加狂猛。
李軒也不禁心內凜然,他當即入宮,準備去尋虞紅裳打探景泰帝的情況。
他想這位天子,該不會是不行了吧?歷史中的‘奪宮之變’是否還會發生,又是否即將開始呢?
可當李軒匆匆走入文華殿中見到虞紅裳的時候,卻發現那王座之上的少女正在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