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回來第二天,楊帆沒在家休息,按時去上班。
林豹則放了一天假,沒去單位。
有的人以為出差很美好,權當是去旅游。
其實不是。
旅游本來就挺累人的,何況實地調研,比坐辦公室要累N倍。
但楊帆沒休息,跟干事業一樣,今天干了明天還想干。
林豹那種上班,是今天上了,明天還得上。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簡單來說,事業是情人,上班是老婆。
真正實地調研后,楊帆才發現以前想的有點簡單。
《舌尖上的中國》制作周期遠比自己想象的要長,有的食材,需要等天氣,甚至等季節。
這么長周期的節目,顯然不是楊帆想做的。
但現在騎虎難下,經費都拉到了,半途而廢是肯定不能了。
老趙很關心這個節目的進度,一到單位,他第一時間過去找楊帆。
“技術和人力、文案等不存在問題,問題比較大的是想做好這檔節目,得天時地利人和,我推測忙的時候得三個攝制組分開同時各自行動,抓緊時間,閑的時候可能大家都沒事干,拔腿毛。”楊帆跟老趙聊節目。
“周期大概多久?”老趙問道。
想了一下,楊帆無奈道:“可能需要一年。”
老趙一頭黑線:“這跟央視的大制作差不多了,衛視頻道的節目都舍不得這么干。”
“我們的經費預算,本來就是大制作。”楊帆說道。
大型紀錄片,論文獻價值,論教育意義等,根本不是那些請當紅藝人聚一塊玩的節目能比的。
雖然那些商業大制作的制作經費有可能上億,但就跟快餐文化一樣,過段時間,可能一兩年都不到,就變得分文不值,無人問津。
人到中年,風花雪月的詩句里,在年年的老去,老趙比小孩子還等不及長大。
一年太久,他只想只爭朝夕。
楊帆知道他的心情,說道:“這一年里,我分個身,做另外一個周期一兩個星期的節目。”
老趙眼珠子一瞪:“你是認真的嗎?”
這家伙來美食頻道后,越來越天馬行空,匪夷所思。
“嗯,這個節目真的挺簡單的,只需要一個主持人,再來幾個捧哏的。”楊帆說道。
“什么節目?”老趙問道。
楊帆把早就準備好的節目策劃文案拿出來,交給老趙。
只要老趙同意,這節目就能馬上立案。
因為美食頻道早就被領導們放棄了,只要不搞出人命,隨便美食頻道的人怎么搞都沒事。
還有就是,少伸手要經費。
反正多了也不會給。
老趙也沒什么事,就坐楊帆辦公室里看起策劃文案來。
這一看,就是一壺茶的時間。
良久,他抬起頭來,跟楊帆說道:“小帆,忘了提醒你,我們這里是美食與時尚頻道。”
楊帆問道:“老婆餅里有老婆嗎?”
想了想,老趙搖頭。
“夫妻肺片里有夫妻嗎?”楊帆又問道。
沉默片刻,老趙不得不搖頭。
“紅燒獅子頭里有獅子嗎?”楊帆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