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市,城東區。
花園小區內,佇立著一座三米高的小塔。
塔上寫著一行字“罹難者默靈碑,穆潛四年十一月立!”。
這座鎮魂塔的來歷,具體要追溯到1937年前。
那時候這里還沒有花園小區,附近最有名的建筑就是“聚友樓”。
這是一家茶館,是當地人平時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
但一場大火,讓這家茶樓的老板損失慘重,干脆就出售了茶樓。
新接手的老板,重建了在大火中損毀嚴重的茶樓,將其變成了磚木混合的新建筑,并更名為“聚仙樓”。
除了提供日常飲茶、聚餐后,擴建后的新建筑內還搭建了一個巨大的舞臺。
整個舞臺,可容納一千余人在現場觀看戲劇。
很快“聚仙樓”成為了當地有名的戲園子,每天的客人絡繹不絕。
時間來到1937年,正月初三。
那天正是夏國的傳統節日,春節。
聚仙樓為了這一天,提前布置,建筑內掛滿了橫幅與對聯,老板更是重金邀請了全國各地有名的戲曲家,來到戲園內表演。
當時正值春節,人們也都放假,所以聚仙樓的生意格外好。
外面車水馬龍,內部人頭攢動。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天夜里,發生了一件慘案。
觀看演出時,聚仙樓內突發大火,火勢極其兇猛,迅速點燃了整棟建筑。
當時在里面觀看戲曲的看客,發現火勢蔓延而來,都瘋了般向外跑。
然而當時戲園大門是朝內打開的,再加上人擠人,互相之間推搡前進,根本無法將大門打開。
最終導致有一千余人在這場大火中喪生,甚至火焰蔓延附近,還造成了許多戶人家損失。
當時的人們十分迷信,覺得死了這么多人,這里肯定怨氣沖天,非常不干凈。
于是就籌集資金,請來了當地有名的法師來做法,超度亡靈。
這期間,發生了許多讓人汗毛倒豎的恐怖事件。
眼瞅著法師做法無效,當地的某位富商捐款在這里蓋了一座“鎮魂塔”,既為了告慰亡靈,也為了鎮壓怨氣。
果然,此塔搭建完工后,再也沒有恐怖事情發生了。
……
這座佇立了數百年之久的鎮魂塔,風吹日曬下,已經無比殘破。
上面的字體也變得非常不清晰。
寂靜的夜晚。
“咔!”
伴隨著一聲清脆的響聲,鎮魂塔上忽然浮現一道裂紋。
隨后,這道裂紋以極快的速度蔓延,大量碎石隨之脫落。
終于,整座小塔轟然垮塌。
這一刻,濃郁的黑霧從塔下浮現。
隱約能看到,無數鬼魅身影在黑霧中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