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古鎮。
南街。
朝霞已出門,日上三竿起。
街上人流如織,張家棺材鋪,送走上門固定打卡的圈內香客,來到柜臺前,從帶來的食盒中掏出一只瓷碗。
上門糊了一層有些粗糙的紙片,紙張微黃。
張福財小心翼翼地將瓷碗送至供臺,輕輕掀開一層又一層包裹的紙張,霎時間,一晚熱氣騰騰的雞湯出現。
“道君,這是我老張連夜斬殺的公雞,慶賀昨夜我大戰雄風,斬殺尸妖,救古鎮百姓于水火。
雖然我打定主意,做個無名英雄,但干了這種大事,還是要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這是我連熬六個時辰的雞湯,先用上好的人參、枸杞、紅棗、當歸、桂圓、陳皮、花椒、辣椒、生姜,加上背著婆娘、偷藏起來的黃酒,用大火煮上一個時辰。
再配上香菇、松茸和竹筍這種上好的野山珍,用以提鮮,用中火熬上兩個時辰,讓山珍的鮮味盡可能地與雞肉融為一體。
最后,小火熬煮三個時辰,將一鍋雞湯熬煮為一碗。
六個時辰的熬煮,食材精華盡入一碗,雞肉滑嫩,雞骨酥軟,雞湯爽口,香味撲鼻。
一出鍋,便給您送來!“
張福財拼命地吞咽了口唾沫,對方無敵笑得一臉獻媚,眼睛卻聚焦在雞湯上,目不轉睛。
天知道,對一個好吃的胖子來說,抵御雞湯誘惑的痛苦。
尤其是公雞至陽,雞血具有怕破陰辟邪之效,在杠房界,公雞地位崇高,被精心養著。
早吃人參渣,午食當歸草,晚吞糖蓮子。
渴飲枸杞水,宵夜按摩操。
除了強制絕育,不跟母雞往來,不跟異禽同住,其他時候,都當祖宗一樣的供著、養著、哄著。
“人不如雞,男不比公”成為杠房界共知的名言。
哪怕是再不景氣的棺材鋪,也會窮心竭力,供養一只公雞!
就是為有朝一日,好雞用到刀刃上,危急之時,能救人一命。
所以,圈內人一般不吃公雞,非大喜事,絕不動刀。
這公雞肉也就占據了杠房人心中美食榜第一位,而且,長期霸榜。
如果聽說哪個圈內人吃雞,其余交好的杠房人,就像聞到腥的貓,蜂擁而至,不請自來,不問自取。
“防火防盜防圈內”也就成了圈內人吃雞必備守則。
所以,張福財才會將來上香的一群圈內香客送走后,才敢將雞湯拿出來,并用紙遮掩得嚴嚴實實。
否則,必然會被剛才送走的那群牲口,一哄而上,一搶而光,連一滴湯汁都不給他留下。
幸虧他聰明無雙,現在他先把雞湯供奉給道君,反正道君也看不上這俗物,最后還是便宜了他自己。
既討好了道君,又滿足了口腹之欲,一舉兩得。
“瞧他多么機智!“
張福財不由洋洋得意,繼續開始向方無敵夸耀,他的雞湯有多贊!
供臺上,方無敵本來對供奉自己的東西不屑一顧,他現在是紙道人,哪怕修為已經爆增到先天境,外觀看起來更像人。
但依舊未能改變身軀本質。
現在的他,張不了口,說不了話,吃不了食,東西再好,也不屬于他,倒不如不屑一顧,彰顯自己的高傲,維持自己的倔強。
還能讓自己看起來,不食人間煙火,人設凹得更立體。
只是,現在,他忽然被張福財說得,有點兒……餓!
這碗雞湯……聽起來味道不錯。
看來,這吃貨善吃的真理,已經世界通用,到哪都改不了。
“可惜!”
方無敵心中惋惜,狠瞪了張福財一眼。
得不到的(雞湯),永遠在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