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王不言天未亮時,就已經起床了。
村子里,鄉親們已經忙著讓死者入土為安了。
按理說,人死了應該風光操辦的,可是現在明顯沒有這樣的條件,一是死的人太多了,二來在這戰亂之年,哪兒講究得這些。若再把小鬼子引來了,死人就更難入土了,活著的也得遭罪。
照看過了傷員之后,王不言也去了。
他想去送張屠夫最后一程。
王不言救了居和寨,而屠子卻救了他,他覺得應當送屠夫一程。
更何況他還敬張屠夫是條漢子了。
他早已把張屠子的事兒跟鄉親們說了。聽過之后,大家頗為羞愧難當,更是忍不住唏噓感慨,心想平日里大家如此對張屠夫,他卻為了救他們,敢和小鬼子拼命,最后獻出了生命!如此有情有義的屠子,他們悔不該像當初那樣嘲諷他,說他生不出兒子。也有人感嘆,說昨個讓他別去鎮上賣豬肉去,小鬼子都已經占領了縣城,說不定就會打來,他就是不聽……也有人說,在不在家都一樣,他老婆死了,以屠子那暴脾氣,指不定也得跟小鬼子拼命!最后還是個死……
大家都很感慨,一個個都說好了,以后張屠子家的女兒,就是大家的女兒,大家把她當親女兒養,有自己一口吃的,就絕不叫她餓著。
這樣的場面,讓王不言看了很是欣慰。
……
王不言被三太公安排到了張屠夫家里居住。
除了張小花之外,大英子因為家里的房子被大火燒了的緣故,也被安排到了這里。三人算是生活在了同一個屋檐下。
大家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的。一來,在他們眼里,王不言是個出家人,肯定不會亂來,二來,王不言也就十六歲,年紀尚小,常年呆在山上又不悉男女之事……所以他們覺得王不言跟倆女人住一起,也沒什么。更何況,村子里被小鬼子燒去了大部分房屋,能住的,條件好一些的,也只有張屠夫家了。
王不言欣然接受了這樣的安排。
在經過了幾天的治療之后,他腿上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除了老道士教的醫術本就很厲害這個原因之外,還因為王不言沒有傷及筋骨,又加上他體質極好,所以自然好得比較快。此時的他能走,就是不敢做劇烈的運動,怕傷口裂開,再感染。
另外,這些天王不言除了帶人出去采藥,救治傷員之外,還早就和三太公商量妥了,讓老狗子把村子里的青壯給組織了起來。
雖然都過去好幾天了,小鬼子的報復還遲遲未來。
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小鬼子會來報復,這是肯定的,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這天,王不言照看過那些受傷的鄉親們之后,聽著村頭訓練的喊殺聲,一時來了興致,這就朝著村頭走了過去。
“喲,小道爺來了。”
“道爺。”
“咋了,道爺,你也來練練槍法?”
“放屁,就小道爺那本事,還用得著練槍法?!”
別看王不言年齡不大,可是他這一來,大家卻是紛紛地打著招呼,對王不言格外的尊敬。
此時,大家已經不再像先前那么悲痛了,現在他們心里只有無限的恨意,想著怎么殺小鬼子。是以他們訓練得格外的賣力。
那些小鬼子和二鬼子的槍,已經分發下去了。
讓王不言意外的是,老狗子居然會打槍,而且還會練兵。
眾鄉親們本來是想跟著王不言學功夫殺小鬼子的,但這顯然是行不通的,畢竟功夫沒有短時間能練成的。可槍法就不一樣了。王不言讓老狗子教他們練槍,真等小鬼子來了的那一天,到時候拿槍跟小鬼子干,也能多一分勝算。
王不言也分到了一支槍。
本來他是不要的,結果還是架不住老狗子他們的勸,拿了一支。
是短槍,從一個二鬼子身上弄來的,二十四響盒子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