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精神爽。
不但是王不言了,就是在場的鄉親們一聽藍河鎮第一害蟲胡漢三跟他的死對頭打起來了,而且還死傷不少,要不是小鬼子出面,怕是要打得兩敗懼傷了不可!
聽著這些,大家一個個那可都樂壞了。
竟可比過了個大肥年還要高興。
這一高興了,忙活起來就更快了。
居里寨里有做席的好手,幾口大鍋早就已經熱火朝天的忙活了起來。有煎的,有炒的,有炸的,有蒸的,有燉的,有做丸子的,有蒸排骨的,有做扣肉的,有小炒的,有紅燒的,有鹵的,有涼拌的,有切菜的,有擺盤的,有燒火的,有劈柴的……
分工明確,眾人齊心,不到兩個小時,便已經是菜上桌了。
三太公手一揮,大家這就有秩序的入坐了,一點也不亂。
王不言看在眼里,都不禁暗嘆民風使然,教化使然。縱然大家的眼睛看了肉都放光,卻沒有一個人哄搶,更沒有誰偷吃。尊敬老的,照顧幼小的,攜著傷殘的,讓他們先坐下之后,其他人這才依次入座。
場面井然有序,一點也不雜亂。
王不言被安排坐在了最中間的一桌。一起的,都是村子里受人尊敬的長輩。怕王不言不自在,會拘束,三太公還把老狗子喊了過來,陪著。倒是汪富貴和趙日地那倆也不用人喊,腆著臉也湊了過來,三太公攆都攆不走。
三太公也不管他們了,今兒高興,甚至都連句重一些的罵人的話都沒有。
“來來來,小道長,這酒我可是我埋了十多年的好酒。當初本來是想留給我那孫兒,想他以后能好好讀書,考上功名時用,又或是在他成親的時候小登科時用,可結果……”說著,三太公眼里泛淚,泣不成聲。王不言他們好言安慰,老人家好一會兒才緩過來,抹了一把淚,繼續道,“不說這個,今天胡漢三那個死漢奸倒了霉了,咱們該高興,來來來,小道長,咱們喝一個!”
在坐的眾人這就拿起了碗來。
七太公更是說了,“小道長,我趙七權沒怎么服過人,尤其是年輕人,不過你是個意外!我服你。來,喝!”
大家這就喝了。
而這時,村頭便已經沒有剛才那么吵鬧了。大家都埋著頭,只顧著桌上的肉了。一個個哪兒還有說話的工夫。王不言看在眼里,只覺得今天這苦,受的值了。看著他們高興,王不言更是覺得高興。
三太公看在眼里,也沒有去管他們不成體統什么的,而是大喊了一聲,都吃飽,管夠!大家樂呵呵直笑,嘴里還是沒閑著。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該感激的話都說了,該客氣的也客氣了,眼看著桌上的菜都快涼了,幾位老者牙口不好,吃得又慢,王不言趕緊讓他們先吃菜,免得一會涼了,吃下去壞了肚子可就不好了。
幾位老者這才好好地吃起了桌上的肉來。
臉上露出了享用的神情。
看著大家吃肉喝酒,王不言可看出來了,大家這是好東西自己舍不得吃,都僅著自己呢。自己這兒連喝了好幾碗了。可是其他人呢,有的一碗都還未喝完,就是最愛喝酒的七太公,也只喝了兩碗。
王不言感激于此。
也不多喝了,就是要喝,也叫上大家一起喝,不然他就不喝。眾人無奈,只是隨著他一起喝。
“小道爺,我有個問題啊。你怎么知道胡漢三就一定會和姚葫蘆打起來呢?”
趙日地這貨吃得少,又吃得快,此時已經飽了,在旁邊陪著,終于是忍不住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