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五花肉’和‘肘花’在村里絕對不是籍籍無名,尤其是那句‘以前只知道吃’的評價,劉樹分明看到圓溜溜的小豬眼在閃爍。
絕對心虛的表現。
怪不得這貨在不怎么做飯的老太爺哪兒都能吃得肥頭肥腦的,肯定沒少干去各家厚著豬臉蹭飯的勾當。
就這樣,向來混不吝的劉樹帶著兩只寵物在一幫長輩們略帶調侃式的善意提醒下,選擇落荒而逃。
這就是讓一頭豬走高調路線的代價。
哥果然是全村的希望啊!劉樹只能在心底默默‘悲涼’,可能全村都在等自己回來繼承遺產的吧!
當然了,劉樹也明白,看似是調侃,其實更多的,是真心的希望,希望他能安心在村里,用他在城里學到的一些新東西,給偏居一隅的九溪村帶來些許改變。
九溪村其實是個很適合生活的地方,村民們靠著在山里種種茶,養養蠶,在合適的季節采采各種山貨,一家一年收入個三四萬塊。
雖然不會富,但也絕不至于說窮。
可是,現在這樣一個經濟的時代,在經濟浪潮不斷的席卷下,原本寧靜的九溪村焉能獨善其身。
為了從一個自己呆膩了的山里到另一個城里人呆膩了的都市中去感受繁華,或者說的更高大上一點是為了夢想,有點能力的年輕人都選擇離開村子出外打拼,基本都是過年才回來個半個月一個月,而還留在村里的,只不過是些“老弱病殘”罷了。
這或許并不是九溪村才有的現象,而是整個國家農村中的現狀,國家要建設,需要大量勞動力,不斷推進城鎮化,繁華的都市對農村的無數青年有著極大的誘惑。
可是,這并不是那些上了年齡的上一輩農村人們想要的,他們需要錢,但更需要親人。他們需要兒女,膝下的孫子孫女需要父母,怎樣將親人留在身邊,還能掙著錢,才是他們最想得到的。
雖然大伯劉青山沒明說,但劉樹能從他的眼神里讀懂和這些鄉鄰們一樣的心思。
他,就是九溪村的試驗田。
只要他能在村里干得不錯,就會吸引在外辛苦打拼的年輕人們歸來,九溪村就會重新充滿活力,而不是只有一幫大叔大媽帶著一群孩子孤獨的守望。
愿望其實很樸素,就是。。。。。。
全村的希望有點方!
既然是希望,要人給人要政策給政策,這才是應有的基本操作,而他這開局就給一山猴是個什么鬼?
當回到小伯伯家的劉樹‘滿腹委屈’的給早已經在院子里坐下喝茶的大伯如此吐槽,劉青山云淡風輕的回了一句:“你曉得伐,你太爺臨走的時候可是專門交待過了,你娃娃就是屬猴的,不給你弄個緊箍咒套著,指不定跑哪兒去了嘞。”
這可真不是親太爺啊!劉樹無語問蒼天。
“大哥,其實你們這樣逼我們家阿樹也不對。”在門前清水池里淘弄蔬菜的小嬸嬸插了一句嘴。
劉樹沖小嬸豎起大拇指,伯伯不是親的,嬸嬸必須是親的。
“在村里給他尋個媳婦兒,生上幾個娃,以我們家阿樹的性格,肯定不會走了。”小嬸接著建議。“我看村東李家的姑娘不錯,年齡合適,又勤快。”
“大伯,我錯了,這一年五萬的租金,我覺得很優惠。”劉樹干脆利落的承認了自己的目光短淺。
比劉樹大上兩歲的李家大姐,人妥妥的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彪悍體質,一旦鬧起別扭來,兩個劉樹都不是其對手,至于劉樹那個武力值爆棚的鐵桿小弟大憨。
呵呵噠!
那是他親姐!
關于遺傳基因這一塊,李家伯娘向來都是拿捏至死死的。
當然,劉樹那里會怕這個,以他的帥和才,那個女子不得那啥那啥的?
反正想這個的時候,劉樹臉一點都不紅,其中的關鍵,是臉黑。
他主要是不想大憨說:人家把你當兄弟,沒想到你卻想泡我姐,禽獸!
而劉樹,向來視友情為生命。
就是這樣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