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土伯身上變化,酆都大帝又將目光一一投向其他五人。
一如冊封土伯一樣,其他五人分別被冊封了泰煞諒事宮、明辰耐犯宮、怙照罪氣宮、宗靈七非宮、敢司連宛宮道君之位,主暴死亡魂、判定禍福吉兇、應生應死、續命減壽等事。
隨著六人被冊封,羅酆山,在生變化,凝聚出六重天缺,十二宮宇,位列酆都之下,統御陰司之事。
緊接著,酆都大帝又從原本孕育的幽冥之所中,找來了十個人,冊封其為五方鬼帝,鎮壓酆都之下,五方門戶。
幽冥玉圭揮動開來,便見寶光充盈,七彩封界之力落在幽冥入口,一道大門鼎天而立。血銹般的橫匾上,鐫著三個大字:鬼門關!
鬼門關四角飛檐。漆黑的山門空闊如宇,古意蒼茫。關前兩旁排列著十八個罰惡刑鬼的塑像,一個個花顏色綠,張牙舞爪,給人陰森恐怖之感。在鬼門關旁邊,豎著一塊石碑,上書寫著“陰曹地府”四個大字。
隨即,只見酆都大帝,伸手一指,幽冥玉圭飛出,顛倒陰陽,凝聚迷霧,彌漫幽冥之中,隔絕神識,迷惑眾生,就算是大羅金仙,誤入其中,也難得解脫。
只有一條羊腸小道從門后延伸而出,上書黃泉路三個字,不被迷霧侵蝕,除了羊腸小道之外,其他地具被無數濃霧包裹。霧中間有隱隱約約的鬼哭狼嚎之聲傳出來。這小道乃是進入陰司的接引之道。只有踏足黃泉道進入陰司的靈魂,才有機會轉世,否則只能稱為孤魂野鬼,最后魂飛魄散。
羊腸小道上有著無數火紅的花朵,紅的是那樣耀眼,那樣詭異,這就是彼岸花。彼岸花是鮮血澆灌的陰司之花,鮮血越多,彼岸花也就開得越鮮艷,越美麗!
順著黃泉路一路向前,便見一條浩浩蕩蕩,波濤洶涌的大河,河邊立著一塊石碑,上書“三途河”三個大字。
酆都大帝用玉圭一照,便見一道投影落在河水之中,掐動印訣,便見那投影化作一夜扁舟,落在河水之上,任憑河水如何震蕩,也難礙扁舟分毫。在河上,一枚扁舟在水面上漂流。
過了河,黃泉道繼續延伸,前面又是一條河流擋住了去路。這條河流水呈血黃色,里面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滿布,腥風撲面。河邊,同樣是一塊石碑,上書“忘川”二字。背面還有八個大字:“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度過忘川的人都會忘記前生的一切,所以此河叫做忘川。
這忘川之水,乃是引渡自血海之水,因此無邊無際,所以叫做苦海。忘川的彼岸,彼岸花比其他地方繁茂十倍!要過忘川,不能象三途河那樣靠船。靈魂乘在船上,忘川將會變成永遠無法度過的無邊無際的苦海。靈魂只有一條路可走:奈何橋。
過了奈何橋,一座土臺從橋頭隆起,旁邊的石碑上,刻著“望鄉臺”三個大字。這土臺建造甚奇,上寬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條石級小路外,其余盡是刀山劍樹,十分險峻。
望鄉臺,是所有靈魂遙望家鄉的所在。站在上面,可以望見世界中一切屬于六道輪回中的位面。但每個靈魂只能看到自己家鄉所在的位面,并只能看到自己的家鄉。這是亡魂最后一次向陽世親人告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