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火云洞天飄忽于天外天之中,不與洪荒相連,若非主動操控,就連昊天也不知道,火云洞天下一刻會出現在什么地方。
而今,這火云洞天在不斷的飄逸之間,卻是來到了一處人族所在之地的上空。
時值人族多艱,一只洪荒異種,正以吞殺人族為食取樂,導致數怨念聚集,甚至最后凝結成朵朵怨恨黑云,無數章魚般的觸角伸出,探向洪荒生靈,吸干血肉,吞噬神魂。這是魂魄身死之時感到無窮的冤屈,一股憤恨之意由心而生,魂魄周身燃起業力,滾滾業力黑火抵抗住六道輪回的吸引之力,留駐洪荒,不歸地府。
這些生靈魂魄,因為怨恨蒙蔽真靈,喪失理智,經一腔怨恨,盡數化作對活著生靈的痛恨,凝聚的怨氣,沖擊天外天,撼動火云洞,才將昊天從入定中驚醒。
當日,昊天在輪回之所,斬卻惡尸,化身酆都大帝,統御幽冥,司掌生死輪回之大道,這天地生死,輪回之事,本身就是昊天分內之事。
原本,有六道輪回和酆都大帝,在天道權柄,位階之力的加持下,天下間的生靈魂魄,都會被牽引至幽冥之中,各行其道,轉世輪回。
然而,天下之道,皆有殘缺,天道尚且不全,何況輪回乎。
六道輪回雖然對天下的魂魄都具有無可匹敵的吸引之力,但是活著的生靈也有靈魂,為了不至于將活人身上的靈魂錯誤的吸走,六道輪回的吸力是經過精密設計產生的,當生靈死亡時,生死簿上會顯示出來,六道輪回就會自動產生吸收之力,將其接引而來。
只是這種吸引之力,只針對于正常死亡的魂魄,一些心有執念、怨恨的特殊鬼魂,能夠借助執念、怨恨等產生的力量,于天地怨煞之氣相合,抵御這股吸引力,正因如此,才會有魂魄脫離幽冥,成為孤魂野鬼,也是酆都大帝和一眾地府陰神存在的意義。
然而,如今幽冥不全,地府力量薄弱,機構松散,人手不足,還在慢慢完善中,面對如此龐大的魂魄洪流,著實力有不逮,更何況浩劫之下,天機不顯,就連圣人也要受到影響,更不要說區區地府陰神,想要準確引渡冤魂,談何容易。
況且,天道缺損,五十道只演繹完全四十九道,還有遁去的一會產生無窮變數。天道之下,眾生同等,仙分五類,天地神人鬼,鬼道雖為眾生所不取,卻也有一線生機,那些逃脫六道輪回的鬼魂也是天道留給其一線生機,就看其能不能把握住,成為鬼修,自成大道。
機靈的,就會將神魂藏身山川、河流,與大山、河流孕育的靈脈相合,一方面吸納靈氣,壯大神魂,抵抗六道輪回無時無刻不在的吸引之力;另一方面,占據靈脈核心,護佑一方生靈,積累功德、香火,為天道所感,將來可能就洗脫罪孽,經歷過重重災劫和考驗,最后羽化成仙,不用承受六道輪回之苦。
這也就是早期人族不祭拜妖族天庭一眾妖神,卻祭拜山神、河神,造就早期的神靈體系。但是畢竟不是正統法門修成,難成大器,最后玄門天庭建立,分封神位,才得以獲取天地認可的神仙位階,受天地法則保護,也算有了個正果。
不過,這些怨氣雖然沖擊天外天,撼動火云洞,卻并非是牽引昊天心神的罪魁禍首,畢竟如今洪荒天地正處劫數之中,便是冤魂四起,怨氣沖天,也是劫數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