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中有冀州侯蘇護,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剛方正直,哪里知道奔競夤緣;平昔見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執法處分,不少假借,故此二人俱未曾送有禮物。也是合當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諸侯俱送有禮物,獨蘇護并無禮單,心中大怒,懷恨于心。
第二日,紂王詢問二人選美之事,費仲假惺惺贊同商容之言,說廣羅天下美女,過于勞民傷財,聽聞蘇護有一女兒,生的艷色天姿,幽閑貞靜,可以常伴君王。
紂王鬼迷心竅,就要蘇護獻上女兒。蘇護勃然大怒,在朝歌城墻寫下“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下朝商。”十六個大字,返回冀州,惹下滔天大禍。
紂王無道,卻也是天下之主,如何能忍如此大辱,當即勃然大怒,派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侯虎去翼州擒拿蘇護。
這崇侯虎乃是酒囊飯袋之徒,只會橫征暴斂、恭維諂媚之事,結果被蘇護之子蘇全忠殺的人仰馬翻,敗走而逃。
逃亡路上,遇到自家兄弟曹州侯崇黑虎,只見此人面如鍋底,海下赤髯,兩道白眉,眼如金鍍,帶九云烈焰飛獸冠,身穿鎖子連環甲,大紅袍,腰系白玉帶,騎火眼金睛獸,用兩柄湛金斧。
此人亦是截教門徒,只是懂得辨別情勢,又有法術護身,所以行事有度,遠非崇侯虎可比。
蘇全忠因為聳輕氣盛,贏了崇侯虎,就志得意滿,不識天下英豪,叫陣之時,出言不遜,崇黑虎與其大戰。不想蘇全忠武藝精湛,使用的一把戟有尖有咎,九九八十一進步,七十二開門,騰、挪、閃、賺、遲、、收、放,運用自如。
崇黑虎不敵,拿出背后一紅葫蘆,揭去蓋,只見葫蘆裹邊一道黑煙冒出,化開如網羅,大小黑煙中有“噫啞”之聲,遮天映日飛來。乃是鐵嘴神鷹,張開口,劈面啄來。蘇全忠被啄傷,束手就擒。
蘇全忠被抓住之后,火氣不減,見了崇候虎就是一同臭罵。崇候虎氣得七竅生煙,就要下令斬首。崇黑虎見狀卻道:“大哥暫且息怒,這蘇全忠固然該死,可是他妹妹妲己生來貌美,萬一陛下有心納妃,日后得寵,怕是你我有難,不若且將其囚禁後營,破了冀州,擒護滿門,解人朝歌,請陛下法旨定奪,方為上策。”
崇侯虎自然心中不肯,卻也知道,自己不如自家弟兄有本事,這次之所以能夠拿下蘇全忠,也是因為這個弟弟的緣故,聞言自然只得順從,不過心中怎么想的,就尚未可知了。
那冀州戰事又變,那崇黑虎用鐵嘴神鴨捉拿蘇全忠,可謂是風頭無量,不想,在這冀州之中,卻有一異人,喚作鄭倫。
這鄭倫,乃是西昆侖散人度厄真人的弟子,真人知道鄭倫封神榜上有名之士,特傳他鼻竅中二氣,吸人魂魄;凡與將對敵,逢之即擒。故此著他下山,投冀州掙一條玉帶,享人間福祿。
第二日雙方叫陣,鄭倫上了火眼金睛獸,使兩柄降魔杵,放跑開城。排開三千烏鴉兵,像一塊烏云卷地。
崇黑虎安然若素,安坐火眼金睛獸,只見這鄭倫如紫棗,須似金針。帶九云烈焰冠,大紅袍,金鎖甲。玉束帶,騎火眼金睛獸,兩根降魔杵,黑虎暗暗稱奇。待得聽到鄭倫辱罵之言,佯裝大怒,與其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