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太師一行也大道回府,觥籌交錯間,姚賓突然心頭升起一股惡念,對著聞太師說道:“常言說的好:蛇無頭而不行,軍無主而自亂。西岐彈丸之地,姜子牙不過膚淺之輩,只需小弟略施手段,弄死姜子牙,西岐便不攻自破。”
聞太師聽聞大喜不已,能夠不動刀兵之戈,便解決兵禍,誰不愿意。
姚天君當即領命在落魂陣中,一土臺;設一香案,臺上扎一草人,草人身上寫姜尚的名字;草人頭上點三盞燈,足下點七盞燈,上三盞名為催魂燈,下點七盞名為捉魂燈,姚天君披發仗劍,步罡念咒,于臺前發符用印,于空中一日拜三次。只待施展此術,把姜子牙殺死,西岐軍群龍無首,便不攻自破。
連拜了三四日,果然,身在相府的姜子牙就開始或驚或怪,無策無謀,容貌比前大不相同;過七八日,姚天君在陣中,把子牙拜去了一魂二魄。不覺又過了二十日;姚天君把子牙二魂六魄,俱已拜去了;止剩得一魂一魄。其日竟拜出泥丸宮。子牙已死在相府,一魂一魄,飄飄蕩蕩,杳杳冥冥,竟往封神臺來。
時有清福神迎迓,見子牙的魂魄,清福神柏鑒知道天意,忙將子牙的魂魄,輕輕的推出封神臺來。
但姜子牙原是天命封神的人,一心不忘昆侖,那魂魄出了封神臺,隨風飄飄蕩蕩,如絮飛騰,逕至昆侖山來。
適有南極仙翁,閑游山下,采芝藥;猛見子牙魂魄渺渺而來,南極仙翁仔細觀看,方知姜子牙的魂魄;南極仙翁大驚,慌忙護住姜子牙的魂魄,將之收入寶葫蘆內,免得其魂魄丟失。
正欲回轉玉虛宮將魂魄交予元始天尊,身后卻傳來闡教赤精·子的聲音,雙方交談一番,赤精·子方知姜子牙魂魄丟失一事。南極仙翁交予其任務,護送姜子牙的魂魄回西岐,赤精·子應諾,取了寶葫蘆護送姜子牙的魂魄回轉西岐。
只見其走至姜子牙床邊,細細觀看一番,發覺姜子牙三魂七魄,除了一魂一魄在葫蘆內,其余二魂六魄均不見蹤影。
遂對眾人道,“子牙師弟的魂魄,被那截教妖人用邪術招去,今日貧道去一趟商營奪回子牙師弟的魂魄。”
是夜,赤精·子整頓衣袍,起身出城,只見十陣內,黑風迷天,陰云布合,悲風颯颯,冷霧飄飄;有無限鬼哭神號,竟無底止。
赤精·子見此陣,十分險惡,用手一指,足下先現兩朵白蓮花,為護身根本;遂將麻鞋踏定蓮花,輕輕起在空中,見十陣好生兇惡;殺氣貫於天界,黑霧罩於岐山,心中暗暗心驚。
正看著,只見落魂陣內,姚賓在那里披發仗劍,步罡踏斗於雷門,又見草人頂上,一盞燈昏昏慘慘,足下一盞燈半滅半明,草人分明寫著姜子牙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