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雖然是三代弟子,卻是三代弟子中的首徒,是人仙之子,氣運綿長,受闡教看重。
而且不僅是楊戩,還有哪吒,他們兩個都是在多年前就被收入門下的,和韓毒龍、黃天化這些三代弟子不一樣,這些三代弟子都是在這十幾年被收入門下的,說是弟子,其實是闡教金仙用來給自己擋災的,日后一個個都要拿去祭陣,活不了的。
若是謠言一開始就是這樣,或許還沒多少人相信,可偏偏是這樣抽絲剝繭而來,而且中途還有為楊戩說話的,頓時顯得后面的推測格外的有道理。
加上他們又帶上了哪吒,消息一經傳開,各三代弟子心中都不免泛起嘀咕,難道事情真的是這樣?
想想似乎并非毫無道理,楊戩出事的時候,十二金仙可是都來了。
可韓毒龍死的時候呢,連道行天尊似乎都沒有多么傷心,他們,真的只是棋子嗎?
不說他們,就連楊戩自己,心里也有些不舒服,難道闡教金仙,真的是這么看來三代弟子的嗎?看重自己,也是因為自己來歷不凡,更有利用價值。
一時間,周營之中暗流涌動,三代弟子心思各異。
可惜,闡教金仙對此一無所知,如今正在商討怎么破解十絕陣。
“南極道兄,風吼陣明日可破么?”姜子牙問道。
南極仙翁搖搖頭,“破不得,這‘風吼陣’與其他大陣有所不同,陣中藏玄妙,按地風水火之數,內有風火,此風乃先天之氣,三昧真火,百萬兵刃,從中而出。若神仙進此陣,風火交作,萬刃齊攢,四肢立成齏粉;怕他有倒海移山之異術,難免身體化成膿血。“
“有詩為證:風吼陣中兵刃窩,暗藏奇玄妙若天;傷人不怕神仙體。消盡渾身血肉多。非世間風也。此風乃地、水、火之風。若一運動之時,風內有萬刀齊至,何以抵當?須得先借得定風珠,治住了風,然后此陣方能破得。”
“哪里能尋這定風珠?”姜子牙追問。
一旁的靈寶大·法師笑道:“吾有一道友,在九鼎鐵叉山八寶云光洞,度厄真人有定風珠。貧道修書一封,可以借得,子牙差文官一員,武將一員,速去借珠;‘風吼陣’自然可破。”
姜子牙忙差散宜生,晁田文武二名,星夜往九鼎鐵叉山八寶云光洞來取定風珠。二人離了西岐,逕往大道。非止一日,渡了黃河。又過數日,行到九鼎鐵叉山。
只見其:嵯峨矗矗,峻險巍巍。嵯峨矗矗沖霄漢;峻險巍巍碧礙空。怪石亂堆如坐虎,蒼松斜掛似飛龍。嶺上鳥啼嬌韻美,崖前梅放異香濃。澗水潺潺流出冷,巔云黯淡過來兇。又見飄飄霧,凜凜風,咆哮餓虎吼山中。寒鴉揀樹無棲處,野鹿尋窩沒定蹤。可嘆行人難進步,皺眉愁臉把頭蒙。
見了度厄真人,遞上書信,真人知曉此乃天數,毫不遲疑的借給了定風珠。二人回返,在渡黃河之時,收服了方弼、方相二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