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中國球員首輪被NBA選中了!”
“雖然賽前的選秀預測阿聯可能進入樂透,但是就算可惜的錯過了樂透,第十六順位選中依舊非常的出色,而且,爵士隊的主教練杰里斯隆是一個非常善于培養內線的NBA名帥!”
阿聯在16順位被爵士隊選走這不是讓中國在轟動,美國這邊同樣也在側目。
“NBA的中國球員在變得越來越多!”
“現在的NBA,因為神奇小子和姚明的存在,中國球員的影響力在持續的上升!”
這是巴克利和肯尼史密斯對易建聯被爵士隊選中之后的評價。
在阿聯被爵士隊選走之后,陳瀟對這屆選秀大會的關注就開始下降了。
事實上,如果不是阿聯的存在,選走艾爾杰弗森之后,對騎士來說,今年的選秀大會就結束了。
剩下的48順位,真不一定能挑到陳瀟希望的好貨,那是碰運氣的事情。
NBA的選秀大會就是這樣,就算你知道誰是鉆石,你也未必能夠選中他。
NBA的伯樂太多了。
當然,雖然陳瀟的關注點在分散,但是有些球隊陳瀟還是關注的。
比如從騎士隊換走18號選秀權的開拓者選走了特爾費爾。
比如騎士隊在東部下賽季的第一個主要對手,21順位的猛龍,選走了他們急需的鋒線運動天賦約什史密斯。
比如韋德和大姚的熱火,他們在25順位則是選走了后衛托尼阿倫。
本來熱火和帕特萊利在25順位的首選是德隆蒂韋斯特,因為不止是騎士想要解放詹姆斯,熱火也想解放韋德,帕特萊利覺得韋德在分位更好一些。
在德隆蒂韋斯特被凱爾特人從活塞那里換來的選秀權打劫之后,帕特萊利和熱火只能選擇繼續把韋德留在控衛的位置選一個分位。
這也是熱火的B計劃。
就這么說吧,在NBA的選秀大會,除非是狀元簽,否則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一定能夠得到A計劃。
在韋德和姚明的熱火選走托尼阿倫之后。
27順位,西部最強球隊之一的國王隊選中了凱文馬丁。
28順位的魔術隊則是選中了帕特萊利看不上的1米83后衛賈米爾尼爾森。
至此,陳瀟關注的2004年的NBA選秀大會的首輪選秀算是結束了。
然后開始次輪選秀,馬刺隊在次輪第一順位選走了瓦萊喬。
然后雄鹿隊在次輪的第14順位選走了特雷沃阿里扎,這是給伊戈達拉準備的替補。
而騎士隊,則是在次輪的18順位選走了希臘隊的后衛,斯潘諾里斯。
在騎士隊最終居然用次輪18順位選中這個希臘后衛的時候,就這么說吧,陳瀟直接從自己的座位上跳了起來。
因為這個希臘后衛是陳瀟測試過的這一屆新秀中,能力值最強的。
這一屆的新秀,有很多很多的遺珠,像是被雄鹿在第二輪選走的阿里扎,B-,像是被馬刺第二輪選走的瓦萊喬B-,像是被國王選走的凱文馬丁和被魔術選走的尼爾森,這兩個球員都達到了B-的級別。
這樣級別的球員,進前20都是可以的。
但是他們的選秀順位卻異常的低。
這就是被低估。
而今年這次的選秀大會,被低估最嚴重的球員,毫無疑問,絕對是斯潘諾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