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因為這件事情,那時候的寧次怨恨的對象僅僅只是日向宗家,而不是做出了這個決定的木葉,這種表現已經是非常明事理的了。
大概在他的心理,宗家和分家的身份差別,才是造成這個悲劇的真正原因吧。
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當原著的中忍考試結束之后,日向日足將當年的經過,也就是日向日差之死并不是由于作為分家而被強制保護宗家,而是以弟弟的身份為了保護家人、兄弟和村子選擇了自愿犧牲的事實告訴寧次之后,他便很快釋然并放棄了心中的怨恨。
也就是說,從本心上來講,寧次是認可自己的父親為了保護家人和村子自愿選擇犧牲的這個決定的,他怨恨只是為了保護宗家而強迫分家為了宗家去送死的等級制度而已。
說實話,在幸村看來,這種三觀可以說是很正的了,比起某些死了女人就報復社會的白眼狼要好得多。
可惜的是,即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最后的結局依然相當悲哀。
在第四次忍者大戰的時候,面對帶土的攻擊,為了保護雛田和鳴人,寧次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射向雛田和鳴人的扦插之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出了和自己父親當年同樣的選擇,并不是為了保護所謂的宗家,而是為了保護珍惜的妹妹和朋友,犧牲了自己。
在十二小強之中,寧次是唯一一個犧牲的角色,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這種犧牲可以說得上是一種精神的延續。
木葉村宣揚的火之意志代表的就是犧牲自己、保護他人的奉獻思想,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在漫畫中,二代火影、三代火影、四代火影才會一個接著一個的為了后代和村子犧牲自己,否則的話,很多人其實根本就不可能死,特別是二代火影和四代火影,如果不是為了保護其他人,以他們的實力壓根就不用去死,飛雷神之術想走誰能攔得住?
所以,寧次和日差的選擇,從一個角度上也可以看作是這種思想的一個延伸而已,除此之外,還有野原琳、自來也以及邁特戴等人的犧牲,同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
不過,在很多讀者看來,這種犧牲也明顯有一種諷刺的感覺,為什么其他人不死,十二小強偏偏就他一個死了,剛好還是為了保護宗家而死的,而且害死他的人轉眼就獲得了原諒。再加上火影后期越發明顯的血統論,使得他以前對于命運的那個說法也變得尤為尖銳,以至于這般看上去,寧次的死亡就變得非常悲哀。
幸村看著場中的寧次,腦海里浮現出這諸多信息,對于寧次這個人,他一直是感覺很惋惜的,如果可以的話,這一次希望可以改變發生在他身上的悲劇。
日差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但是至少,如果有機會可以拯救寧次的死亡的話……
“那邊的少年……就是去年的那個日向寧次吧?”
這時,旁邊的醫療忍者順著幸村的目光找到了他正在觀察的對象,轉頭問道。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去年他的考官還是幸村你呢。”
“啊,的確是這樣沒錯。”
幸村輕輕點頭道,寧次就比他低一屆,所以正好是幸村他們考驗的對象。
去年他們畢業的時候幸村也報名了考官選拔,當時也沒有什么多余的目的,就是想混個臉熟,畢竟他知道那一屆有一個凱班,凱皇加上十二小強中的三位,混個臉熟雖然不一定有什么好處,但是也沒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