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幕后操控的是曉,那么,很多事情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了。
例如,為什么鳥之國使者團隊會與砂忍發生沖突--連砂忍的隊長都是人家的手下,想制造一點事端還不是小菜一碟?
還有,由良、小田渚和鳥之國大名是被誰殺死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現在也顯而易見了。
也怪不得小田渚這么一個上過三戰戰場的上忍會死得這么容易,特別部隊的上忍在普通人眼里也許是一座高山,但是在由S級叛忍組成的曉里,那還是個雜魚,曉出手弄死個雜魚上忍還需要多復雜嗎?
“看樣子,曉的目的很明確,是故意想要在大國之間制造事端。”
總結了一下目前得到的情報后,轉寢小春如此說道,挑起風之國和土之國的戰爭,應該就是這次襲擊的主要目的。
這些年來,由于大國之間的聯手打壓與合作,曉的日子一直都不怎么好過,平時到哪里都得小心翼翼,否則一旦被人發現身份的話,很快就會面臨大部隊的圍剿,很多動作都因此受到了阻撓。
所以,為了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他們很有可能想要靠著這種手段去挑起大國之間的紛爭,打破平衡,從之前束手束腳的情況中恢復過來。
“但是,這種動作真的有用嗎?”
對此,轉寢小春有一點想不通,巖忍那邊先不說,單單就說砂隱,四代風影羅砂是知道由良的秘密身份的,或者說知道由良可能被曉控制的情況,他也不是傻子,這么多信息綜合起來,很容易就能猜到這次的襲擊是被人刻意控制引導的結果。
那么,既然一切都是別人在幕后搞鬼,如果戰爭不是自己的本意,又何必要順著陰謀者的思路走下去呢?
要知道,如果風影和土影可以坐下來打開天窗交流一番,這次襲擊的風波雖然不小,但還是很容易就能壓下來的。
盡管死了幾個上忍,但是對于國家而言,一個上忍并不值得大動干戈,特別是在明知有人幕后引導的情況下,就算是再暴躁的人,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選擇輕易發動戰爭,那樣明顯是順了別人的新心意。
而且,鳥之國大名的死亡,真算起來,其實也不是件非常嚴重的事情。鳥之國畢竟只是小國,大名的身份雖然尊貴,但沒有太多軍事力量的他們還談不上什么不可冒犯,大名死了換個大名就行,犯不上為了一個小國的大名掀起多大的風浪。
“可是,問題是羅砂似乎并不這么想。”
綱手皺眉道,轉寢小春說的很對,只要知道是曉的陰謀,這場戰爭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然而,從他們得到的信息上來看,羅砂似乎并不打算避免這場被他人挑起的戰爭,在襲擊發生后不久,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內,砂隱已經向邊境地區派出了超過五百名的忍者,都在風之國與鳥之國的邊境處集結著,一副蠢蠢欲動,隨時打算進攻的樣子。
“他似乎真的有種打算吃下鳥之國的樣子。”
綱手苦惱地說道,表示很奇怪,這種舉動明顯不合常理。
“還有一種可能,他已經計劃好了,以鳥之國的土地作為戰場,與土之國進行大戰。”
猿飛日斬沉吟道,在忍界中,小國的存在并不是沒有原因的,大國與大國之間一般都存在著諸多小國,作為大國之間的緩沖帶,所以,在以往的戰斗中,每當大國們發生大戰的時候,首當其沖的便是這些處于夾縫中的小國。
戰爭會造成很大的損傷,無論對人力或是環境經濟都是如此,如果是在自己國家的領土上發生戰爭,一旦戰事擴大,戰后重建和安置的費用就有可能導致國家幾年都入不敷出。
但是,以小國為戰場就不同了,因為不是自己的國家,不必考慮戰爭帶來的損失以及戰后重建的困難,所以忍者們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全力展現自己的實力,盡情使用最強的力量去戰斗,這就是客場作戰的好處。
所以,羅砂將兵力集中在鳥之國邊境,也不一定是想要吞并鳥之國,更有可能是打算以鳥之國為戰場,和巖忍打一場。
問題是,他為什么要這么做?